慢性病优化管理和分级诊疗体系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慢性病优化管理和分级诊疗体系的应用价值研究

李健 易勇 李娟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民医院 635200

【摘要】目的:实验研究优化管理与分级诊疗体系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从2020.2-2020.8月期间抽取的51例病人为对比组,实施常规管理;2020.9-2021.2期间抽取51例病人为研究组,实施优化管理及分级诊疗体系,比较两组病人的管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研究组较对比组优异,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优化管理、分级诊疗体系联合措施的准确落实,提升了慢性病病人的管理及诊疗工作质量,有益于促进病人满意度,病人的身体健康得到良好保障,其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关键词】应用价值;诊疗体系;优化管理;慢性病


慢性病的疾病种类较多,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危害,且依据近年来的临床调查数据可以确定,慢性病病人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疾病致死率亦随之升高[1]。故而,需对慢性病病人进行有效管理,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保障病人身体健康为慢性病管理诊疗工作的重要目标[2]。常规管理方案主要针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工作,对于病人本身及诊疗方面的重视度不高,致使管理工作质量下降。本次实验过程中,于2020.2-2021.2期间选择102例慢性病病人为对象,探讨优化管理及诊疗体系措施应用于慢性病病人管理工作中的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比组实验对象:51例于我院进行治疗及管理的慢性病病人,抽取时间即2020年2月-2020年8月,其中包括31例男病人和20例女病人,年龄中位即(62.18±2.09)岁;研究组实验对象:在本院实施治疗管理的慢性病病人51例,抽取时间即2020年9月-2021年2月,其内含有33例男性人和18例女病人,年龄中位即(61.97±2.13)岁。组间基本资料不具备明显差异,P值>0.05,能够实施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常规管理方案,即针对病人的实际病况进行用药指导及管理,告知病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定期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掌握病人病情好转情况,并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合理调整治疗及管理方案等。

研究组:实施优化管理及分级诊疗体系。(1)优化管理:即组建慢性病管理工作组,总结慢性病管理期间较易出现的问题,翻阅既往慢性病管理相关文献,结合当前实际情形制定合理管理方案,确认管理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以达到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有益于促进管理质量。搜集病人相关信息,展开管理质量监督及随访工作,了解病人管理期间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有效性,用药是否正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行为、病情进展情况等,若病人治疗护理依从性较差,应对其实施健康宣教措施,以增加病人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重视程度,有益于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病情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病人形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有益于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2)分级诊疗体系:分析病人实际病况,掌握病人病情,并完成上、下级医院转诊体制的优化工作,构建专职组织,以令上、下级医院的沟通有效性得到提升,有益于确保转诊过程的顺畅程度,于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使病人获得良好治疗、护理及管理服务方面存在良好促进作用,有助于阻止病情继续发展。(3)按时组织相关培训活动,督促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针对管理工作内容、诊疗措施等进行培训,设立考核机制,有益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病人的管理满意度评分,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评估项目: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诊疗质量、管理质量,分值:均为0分-100分,满意度伴随评分的升高而提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实验由SPSS24.0系统完成数据的整理及分析,由(6168f863a8895_html_2ea1c0f9e9bb4214.gif ±s)体现计量数据,t值核查;由(n%)体现计数数据,X2值核验;P值<0.05时,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满意度评分,差异明显,即研究组的服务态度评分、健康宣教评分、诊疗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均较对比组高,P值<0.05。详细情况可见表1内容所示。

1.两组病人管理满意度评分对照(6168f863a8895_html_2ea1c0f9e9bb4214.gif±s,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健康宣教

诊疗质量

管理质量

对比组

51

84.45±6.74

85.62±6.53

88.29±6.17

87.95±6.25

研究组

51

92.36±3.27

93.71±3.54

95.32±3.08

95.76±3.12

t

-

7.5405

7.7780

7.2801

7.9843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慢性病于临床上的发生几率较高,以迁延难愈、病程较长为疾病特征,病发因素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有很大关联,且病发人群多以中老年为主,身体机能呈衰退现象,需要为其提供良好治疗及护理,达到阻止病情进展的效果[3]。然而,多数病人的治疗护理配合度较低,需要实施有效管理诊疗措施,以促进病人的依从性。

优化管理方案即包括了病人病情的管理,也包含了病人生活行为、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效率,通过此管理模式的应用,病人不良生活行为得到改正,治疗护理期间的用药方式获得良好监督,治疗护理安全性显著提升,病情改善效果明显升高;运用诊疗体系方案的目标即为慢性病病人提供优质诊疗工作,保障病人诊疗工作有效率得以提高,确保病人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均获得良好促进[4]。实验表明,研究组的管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比组,P值<0.05。因而,对慢性病病人实施优化管理和诊疗体系,有益于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危均得到良好保障。

综上所述,慢性病病人的管理工作中实施优化管理方案及诊疗体系,能够促进管理工作效率,有益于提升病人的管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帆.社区慢性病优化管理和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分析[J].农垦医学,2019,41(3):281-282.

  2. 闫宣辰,姚进文,路杰,等.甘肃省分级诊疗对慢性病管理的效果评价: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1):113-116.

  3. 孟珏,花迎雪,翟丰,等.分级诊疗体系下儿童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社区联合诊治研究[J].上海医药,2019,40(2):10-12.

  4. 姚红,刘奕男,顾红伟,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分级诊疗社区慢性病优化管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