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淑青 张乐乐

上海市浦东医院 201399

摘要】目的:分析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方法:选入样本80例,均为半月板损伤患者,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选入样本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一般资料对比后分别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总结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高,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总结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互相之间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护理效果


半月板损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创伤性半月板损伤,另一种是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前者比较常见于中青年群体中,通常是因剧烈运动导致,会直接影响到膝关节活动度,产生关节肿胀、膝关节交锁等临床症状;后者常见于老年群体当中,一般是膝关节呈现出退行性病变后产生的一种病理类型,发病比较隐匿,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容易漏诊[1]。半月板损伤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微创手术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患者微创手术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旨在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让患者能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2]。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在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抽取80例,样本需接受对比分析,首先经双盲法分组,不同组别需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分别为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实验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0~74岁,平均年龄(44.46±3.04)岁。参照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9~76岁,平均年龄(44.02±3.42)岁。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指征;术前已经我院医学诊断确诊为半月板损伤;无膝关节手术史。排除标准:经保守治疗效果良好者;因肿瘤导致半月板损伤患者;合并有精神病史。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安排患者后续一系列事物,包括临床相关检查、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遵医嘱予以患者健康教育,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第1天: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内容包括半月板损伤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方法等资料,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掌握患者一般资料,为患者手术做好相应准备;术前通过鼓励、安慰等方式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保证患者晚间睡眠质量,尤其是术前一天,如果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可适当应用镇静药物。(2)入院第2天:手术当天需要做好患者对接工作,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需要固定好患者患肢,减轻膝关节肿胀程度,予以患者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间断使用冰袋冷敷,缓解患肢疼痛程度。(3)入院第3天:可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患肢保持膝伸直,缓慢抬高、缓慢放下,抬高高度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同时配合踝关节用力背伸,反复进行。(4)入院第4~7天:持续开展直腿抬高运动,增加膝关节屈曲训练,训练幅度从小到大,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能用力过度造成半月板二次损伤;在为患者换药时遵循无菌原则,预防感染。(5)出院指导:当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达到120~130°之后即可出院,出院时让患者继续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并搭配营养饮食,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3研究指标

总结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表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好。

1.4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计量数据采用(6168f14227ef4_html_77c60684361f49e1.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后结果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结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

实验组住院时间相对于参照组短,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相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较于参照组高,P<0.05,见表1。

1:总结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6168f14227ef4_html_77c60684361f49e1.gif±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

膝关节功能评分(分)

实验组

40

8.15±1.36

0.86±0.23

92.45±2.45

参照组

40

12.42±2.46

1.92±0.54

80.35±4.59

t


9.6075

11.4220

14.7084

P


0.0000

0.0000

0.0000

2.2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2。

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40

24(60.00)

15(37.50)

1(2.50)

39(97.50)

参照组

40

20(50.00)

13(32.50)

7(17.50)

33(82.50)





5.0000

P





0.0253

3讨论

半月板具有缓冲作用,能够避免关节面软骨受到冲击产生损伤,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造成半月板损伤,如剪切应力、垂直压力等,不但会影响到半月板的稳定性,还会影响到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3]。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还要予以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旨在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开展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护理人员根据规划好的护理时间表与计划表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能予以患者严格的标准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知道某个特定阶段应该开展哪些护理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雯静,孙甜甜,陈胜敏.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07):168-169.

[2]林禧.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围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9,38(22):136-138.

[3]霍艳俐.42例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治疗的个性化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5):205-206.

[4]丁茜.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后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