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老年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彭磊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脑外伤接受延迟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外伤患者96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为延迟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置管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延迟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其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迟行钻孔引流术;脑外伤;疗效;认知功能

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与病死率,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危险,而常规开颅手术是治疗脑外伤的常用治疗措施,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尤其是老年脑外伤患者,因年龄较大,各项机能衰退,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但延迟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改善患者认知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鉴于此,本次以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为例,探究分析不同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外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2.65±3.52)岁;损伤类型:暴力打击18例,高处坠落11例,车祸15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2.55±3.66)岁;损伤类型:暴力打击17例,高处坠落12例,车祸14例,其他5例。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止血、脱水、抗炎,及时改善脑部微循环,减轻脑部水肿,促使脑细胞苏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开颅手术治疗,待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展手术治疗,常规打开颅骨瓣,彻底清除患者脑部血肿,若患者脑部伴有积液,需及时打通脑室,并进行常规引流。

观察组为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加强对症支持治疗,连续治疗3d,然后进行CT复查患者头颅,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以CT扫描确定穿刺点,并标记患者血肿部位,然后给予利多卡因注射麻醉,行常规消毒、铺巾,以20mm的穿刺针进行穿刺,其过程需尽可能避开患者血管、神经与脑部功能区域。以电钻钻孔,然后抽出血肿,并注入尿激酶处理血肿,然后完成脑部外引流手术,以生理盐水冲洗血肿区域,密切观察冲洗液颜色直至其变淡,若钻孔外引流术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者,需及时进行开颅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并比较。

②认知功能:使用相关电位仪与眼动测定进行评估,嘱咐患者保持全身放松,并辅助患者坐在仪器座椅上,进行闭目,从而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操作均遵循说明书进行,记录患者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波幅、凝视点数(MEF)与反应性探索评分(RSS)。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6168f0b2a8472_html_90c5e37276e2ee37.gif ±s)、t检验,满足P<0.05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6168f0b2a8472_html_90c5e37276e2ee37.gif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出血量(ml)

置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48

3.62±0.86

352.56±15.62

4.23±1.23

13.65±1.25

观察组

48

1.33±0.56

59.65±10.23

2.16±0.95

7.26±1.22

t


15.460

108.685

9.228

25.346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认知功能对比

观察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而波幅、NEF与RSS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对比(6168f0b2a8472_html_90c5e37276e2ee37.gif ±s)

组别

例数

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波幅

眼动测定



潜伏期(ms)

波幅(μV)

NEF(个)

RSS(分)

对照组

48

342.62±26.53

2.65±1.05

25.62±2.35

5.16±1.01

观察组

48

315.26±16.32

4.11±1.26

27.68±1.56

6.32±0.56

t


6.086

6.167

5.060

6.959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脑外伤是临床较为常见且危急的重症神经外科疾病,有大部分患者极易诱发颅内损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老年人群随年龄的增长,各项机能衰退,且免疫功能下降,若病发脑外伤疾病,极易诱发硬脑膜外血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而针对老年脑外伤治疗。临床常以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但该手术创伤较大,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延迟性钻孔外引流术是近年来执行的新型脑外伤治疗手术,主要是术中于患者颅骨定位钻孔,继而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并安置引流管,进行持续性引流,促使血肿消失,有效降低低颅内压;同时该操作属于一种微创技术,可有效发挥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有效保护正常颅脑组织,促使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减轻,显著保护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置管与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P<0.05),表明给予患者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手术治疗,可有效发挥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促使患者尽早康复。且观察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而电位P300的波幅、NEF与RSS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手术治疗可有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脑外伤患者进行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家涛.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外伤的应用效果及对GCS评分,ADL评分的影响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28-30.

[2]吴浩.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5):78-79.

[3]孙永全,解战兵,孔传祥,等.老年脑外伤患者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3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