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评价

顾玉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 751300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在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时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甲组,另取45例健康者作为乙组,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在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时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损伤;检出率


糖尿病属于糖代谢失衡引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紊乱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1]。糖尿病肾病作为全身性微血管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以上,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关键诱因。由于此病在早期时发病并不明显,所以如果能够及早诊断出早期肾损伤,就能够有效进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中也有利于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现就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甲组,另取45例健康者作为乙组。甲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7~88岁,平均(65.32±3.01)岁;乙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6~87岁,平均(65.41±3.12)岁。比较以上所列举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在展开检测前,要求两组患者规律饮食,不进行特殊的进食处理。并要求他们保持正常的作息生活,检测前8h保证在空腹状态下采集早晨尿液。选择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具体操作流程按照操作SOP实施,然后选取奥斯邦试剂或者胶体金法以及干化学试纸检测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指标。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受检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糖水平以及阳性指标,尿糖判断标准为,阴性显示为1.67~2.77 mmol/L,不在范围内的显示为弱阳性。尿微量白蛋白判断标准,阴性显示为每升低于20 mg,每升超过20 mg显示为阳性[2]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版本为SPSS26.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用χ2,计量资料用(6168f01d65100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行t验证,P<0.05统计意义存在。

2结果

2.1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对比

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对比[n(%)]

组别

n

尿糖阳性率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

甲组

45

43(95.56)

42(93.33)

乙组

45

0(0.00)

0(0.00)

6168f01d65100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82.340

78.750

P

\

0.000

0.000

2.2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

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6168f01d65100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组别

n

尿糖(mmol/L)

尿微量白蛋白(mg/L)

甲组

45

3.32±0.11

38.41±4.45

乙组

45

1.41±0.03

15.29±2.32

t

/

112.375

30.905

P

/

0.000

0.000

3讨论

糖尿病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发病趋势中间增加,此病不仅需要高度重视治疗措施的研究,同时对于检测技术也应当重点加以考量。深入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时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微血管发生了病变,其中以肾微小血管及肾小球动脉等组织出现病理变化最为常见,使肾小球不断硬化[3]。糖尿病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会随着胰岛细胞功能丧失,从而无法辅助高蛋白、高糖食物的消化;白蛋白作为球蛋白产生的蛋白质,能够产生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也有利于维持人体组织液和血液的胶体渗透压。正常情况下,在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极少,而微量白蛋白尿能够对肾脏发生异常渗漏的蛋白质情况进行标准显示[4]。经大肠血液吸收,大分子物质进入肾脏,正常肾小球滤膜无法长时间忍受其压力差,会损伤正常机体功能。

本文中,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常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环境出现很大变化,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会导致肾脏内部的精细结构构成巨大损伤,从而不能将原料中的糖、蛋白成分截留,促使原尿中的糖类重新吸收,所以对尿中白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可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做出诊断和预测。就当前而言,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于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积极效益,相比于其他诊断方式,前者的应用更加方便,而且创伤较小,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属于一种可行的诊断方式,也能够有效缩短诊断时间[5]。如果在患者的尿液中,发现微量蛋白尿出现,则可以表示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已经超标,即可判定此患者存在早期肾损伤现象。

综上,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在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时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军,姚明瑞,马东红,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糖原合酶激酶-3β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v.48(05):42-45.

  2. 吴光秀、夏培金、孙建娟.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外周血NLRP3炎性小体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v.29(32):25-28+101.

  3. 陈昊珺,王斌礼,杨晓莉.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联合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v.34(22):65-67.

  4. 田晓琴,秦迎雪,王晓光,等.尿KIM-1,MCP-1联合UmAlb/Ucr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0,40(05):852-856.

  5. 张蕾,韩艳秋.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8,040(00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