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王琳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201204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育事业进步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要求发生了一些新转变,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管控,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和注意,充分地明确自己的教学工作职责,促进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化学课程新改革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才能有效的促进学习能力提升。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路线,进行一些相关阐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

一、针对学生特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于进行化学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进行有效指导,提升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目标[1]。依据对相关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通过对课堂时间的合理规划,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益。教师应该要合理地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对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合理地分配,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现力,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此时期教学的重视,充分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能够深刻理解现阶段教学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能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轻松愉快的开展化学课堂活动能够充分有利于促使学生迅速的融入到的课堂,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对学生创造性和思维培养,初中的化学课堂老师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有趣的问题来为学生进行化学课堂导语,要充分的激发和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地集中了注意力,进行了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地有利于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进行记忆。

化学课堂教师既要深入地了解学生,能够对于学生学习特点和要求进行有效的分析,其次,能够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提升其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在化学的课堂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问题,以此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化学学习意识和自信心,还要通过加强引导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对于学生不会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提问,还要将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教师在讲解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理解的时间,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的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进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2]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能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握,并且逐渐的学会应用,“学以致用”才是教学宗旨。所以教师应该是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培养出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该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激励学生,使得他们逐渐地树立起自信心,逐渐提升学习兴趣,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

例如,教师可以对于一些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积极评价,可以对他们进行语言上的激励,能够充分认同其他学生的看法,学生从自己的内心也可以得到很大的鼓舞,教师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鼓舞,能够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其他学生的化学和物理知识的学习技巧和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态,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在课下,教师需要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使得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加强动手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加强对于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重视,充分利用化学的特性进行教学,能够结合实际的生活,合理的设计化学实验内容,将化学实验流程进行简化,方便学生进行操作,要将化学实验的流程进行规范化,是化学实验的结果具有严谨性。教师还要加强对于学生化学实验的正确引导,充分结合实际的教材内容,使得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能够得出有效的结论。在传统的化学教育课堂中,老师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另外老师们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疑惑问题,给予他们充足的探究和讨论的时间,能够有效的营造出化学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发现化学反应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化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在具体的问题之中,实现化学教学的真正意义[4]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化学知识的学习状态,运用合理的化学课堂教学观念,不断地进行创新化学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教师应该做到切切实实地贴合现场的生活。在实际的教学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应该要具有严谨的观察态度,能够严格地按照教学和实验的流程来规范地进行教学和操作,充分明确了实验目标,能够做到在教学和实验操作的全过程中,逐渐的解开疑惑,能够有效的提升知识的储备。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还可以加强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刻理解,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探索创设意识,能够全面的进行发展。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们要不断地提升对学生的思维技巧和能力的训练,要不断地进行对学生思维的探索和创新。老师们还要不断地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在对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关的知识点和讲解后,要对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课下就要给予学生预先准备好的任务。思维和逻辑的训练需要对学生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训,教师一定要做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思考和教学,对于一道有关化学的题目,学生一定不应该仅仅知道一道题目的内容和结果,还要熟练的把握整个解题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一类题的正确解答和操作方式,学生如果在进行一类题解答的过程中发现或者遇到了问题,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教师一定要正确地选择。行启发,保障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5]

五、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工作,不断加强了解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把握,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要加强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把握,教师要充分重视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课后谈话、调查问卷等方式,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制定完善的相关教学方案,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时,要严格遵循化学课堂教育活动的原则和要求,并且要结合每一个学生实际来研究自己的学习。要满足教学的要求,充分的实现教学价值,使得教学具有明显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化学教育的要求正在发生着巨大转变,化学教育需要具有创新性,化学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培养和具有科学合理性和生活化,才能激起和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促进思维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地明确教学的要求,并且以此为依据作为其教学的依据,利用现代化教学观念,能够在不断地探索和教学实践中总结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因此,化学教师要通过加强认真了解相关的教学要求,能够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把握,能够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状态,合理地运用,提升每个学生的化学和研究兴趣,使得每个学生在化学的课堂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能够通过加强对化学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晨.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3):383-384.

[2] 张雅君, 张学文. 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04):3-5.

[3] 骆媛. 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09):112-114.

[4] 刘永民. 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6, 000(021):P.160-161.

[5] 张本根. 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