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对策探讨

朱艳玲

蒙阴县垛庄镇人民政府 山东临沂 276225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可以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伴随我国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实际推广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出发,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有效对策



前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中提出中国是农业大国,现在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正在大幅度提高,对于农业发展予以了更高的重视。

1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中国,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大大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在现今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名列前茅,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大型的农业机械的应用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但在6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装备几乎一无所有,农业机械化率为零,完全依靠人工劳动。中国没有生产农业机械,全部都是进口,解放前是美国的,解放之后是苏联的。在1956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制造苏联的拖拉机,所以苏联进口到中国的拖拉机全部分配到双桥农场,然后在分配到全国各个地方。自进入21世纪之后,智慧农业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智慧农业也可以说是精细农业的2.0版本,在2016年发展智慧农业被列入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工程,根据国际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相关人员认为推进信息化应是智慧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九大会议上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智慧农业要集成应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平台等获取、汇聚、处理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数据。在2006年国内农机设备踏入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前列,现代的农业设备装有卫星定位、数字遥感、信息化采集系统,具有自动驾驶、自动施肥等多种操作功能。典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有谷物联合收割机、大豆联合收割机、棉花收获机等等。

2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现状及成因

2.1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在某些地方,没有专业的农机技术推广单位,也缺少专业的推广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基层市场服务人员所取代,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些服务人员没有掌握农业机械专业知识,并且对于某些产品和新机器本身也不清楚。由于没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很难弄清先进机械的功能,增加了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难度。另外,在推广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推广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农业机械的新工具无法有效地推出,给农业机械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2.2推广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虽然我国近年来已经意识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但由于某些地区经济的限制,难以推动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从而出现了机械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并且这种情况已成为农业机械技术发展中的普遍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财政部门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某些地区仍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制约了农机技术的推广。

3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3.1建立新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为了全面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人们构建新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在实际推广中,积极响应我国农业部门的号召,全力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将新型机械技术不断推广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多个区域。另外,还要对农业生产动态和生产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生产中所需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等。农业研究机构和农机生产单位要同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加强联系,全面掌握推广的一些动态信息,积极提升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水平,从而为实现新型农业机械技术的全面推广打造一片广阔的天地。

3.2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现阶段农机推广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由于农机推广工作量较为大,面临着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目前涉农领域的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很多学生的参与意愿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需切实发挥引导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建设农机推广体系,适当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薪酬福利水平,以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农机推广事业中。要加强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建设工作,定期邀请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专家开展讲座、培训活动,革新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不定期组织经验分享活动,引导区域内农机推广人员互相交流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促使共同发展目的得到实现。此外,农民的意识、素质等也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效。因此,要加快构建农民培训体系。在农民培训、宣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农民不具备较高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现状,选择针对性的培训形式与内容,深入融合理论与实践,促使农民的农机化操作水平得到提升。

3.3争取政府政策扶持

农机维修期间,政府可适当地给予维修补助或是税金减免等政策支持,使农民可以不用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以防由于维修成本较高引起农机废弃或闲置等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农机维修市场的严格检查与规范整顿,对农机维修市场价格采取严格合理控制,发现乱收费或是技术不合格等情况下,责令其及时做出整改,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此外,政府应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宣传推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使广大农民可以对现代农业设备的优越性能做出更为直观的了解,促进农机设备的推广应用,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3.4开展农机租赁业务

农忙时节,农机使用也处于高峰时期,日常使用效率并不高,农民购置农机虽然可以享受农业生产上的便利,不过,农闲时期也承担了农机设备损坏的风险。因此,部分农民购置农机设备的意愿并不强。为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宣传推广,使广大农民可以安全放心地使用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相关部门可积极开展农机租赁业务,农忙时节可以为农户提供农机租赁服务。农闲时期,农机则由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维修,使农机的售后技术服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5重视加强售后服务

农机维修网点多头化监管问题普遍存在,县级农机局需重视则这一问题,对农机维修网点采取严格监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管系统。需对资质鉴定、质量监督检查与人员技术评估等方面加以严格规范,发现存在违反规定的情况,需采取严肃查处,并立即责令整顿,维护广大农民合法利益,保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良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属于非常关键的标志,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加快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促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恺彬.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2):32-33.

[2]徐能学.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研究[J].时代农机,2020,47(05):22-23.

[3]涂晓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23):67-68.

[4]王军琴.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21,52(01):64-65+84.

[5]陈志豪.浅谈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措施[J].南方农机,2021,52(01):56-57.

[6]李铁英.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