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杨瑞雨

身份证号码: 37088319901028****


摘要: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实现供给侧改革,我国通过提出更为有效、高质的方针政策,为各行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同时也让各行业逐渐迈入了改革创新之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增强自身实力。建筑行业一直是促进我国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产业,其整体发展状态一直非常稳定健康。但是建筑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很大压力,高质量、节能环保、高水平社会服务性都是其要面临的挑战。加强建筑行业与时代的融合性,保证行业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润是其核心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需要不断地建设新的建筑和设施,以满足人民的生活与工作需求。因此,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地增加,建筑工程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近些年,我国的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程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所管理的建筑工程容易出现未按工期完成、成本超出预算以及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建设出更加高品质的建筑与设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做好铺垫。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1.1施工管理规范化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应该落实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原则,管理方案的制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满足施工现场的具体需求。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使得施工现场的有限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对材料,人力资源,设备,能源等进行综合安排,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在对原材料进行处理时,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到周边气候和地形环境的影响,在限制条件下,使管理的效果最优化。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根据周边环境和施工设备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二次处理,同时还要对施工用料的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与施工技术相适应。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布置的过程中,也要求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施工现场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施工队伍提出标准化要求,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果,使施工现场作业能够顺利地开展。

1.2利益最大化原则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以施工质量为前提,使净收益最大化,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的管理,应该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建筑施工获得的净收益是施工团队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的根本目的,因此,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施工的进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施工利益的根本保障。建筑施工现场要实行实时的动态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施工利益最大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1.3施工管理科学性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贯彻科学性的原则。具体来说,对施工管理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各方面实际需求,加强与施工队伍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运输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矛盾与冲突。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提升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进度。

2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2.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引导

在高品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施工建设期间,在这阶段,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是必要的,向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相关的知识。此外,企业还可以定期给员工培训安全技术,开展安全讲座,让施工人员明确在施工建设阶段应该注意的地方。在建筑施工的现场,相关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施工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贯穿着工程施工的始终,在整个施工建设环节中都应该被体现,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操作,管理人员绝对不可以坐视不理,而是应该督促其改正,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制度对其予以惩戒,从而强化其安全意识,使其规范施工。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妥当梳理与存放施工原材料是非常必要的,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在管理建设原材料的过程中是必需的,建设原材料的管理方法是施工管理方面的一部分,对项目工程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丢失或者遗漏的情况发生。就目前高品质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同时涉及的范围较多,因此项目工程材料也较为复杂。在对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并且设置专门的管理工作组,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补充,这样就可以使工程资料应用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2.2重视施工设备规范应用

在高品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辅助生产的重视,将其工作落实到位。也就是说,在施工现场,应该按照相关标准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械设备。在建设技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对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其必须具有专业的素养,另外还能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这样能够提高工业设备的工作效能。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当场的详细情况,科学规范的把控建筑的外型等,使建设达到建筑设计方案的建筑构造种类,从而真正的把工业设备的使用价值凸显出来。

2.3重视施工管理资源投入

对于高品质工程施工质量来说,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资源投入的重视。比如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而使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提得到提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加大引进先进施工管理人才的力度,从而推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4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第一,相关企业应该按照建设标准对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印发相关规定管理文件,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约定分配责任和要求。第二,建设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一些不按标准进行管理的行为,应该及时予以纠正。针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性等层面的难题,应当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并加大对强制规范执行的检查力度。在原材料方面,应多方参与,到现场看样板进而明确原材料质量,严苛格把控原材料成本。原材料入场必须具有有关的证明,另外施工企业应予以配合,依照有关要求,对原材料开展抽样复检,创建工程项目台账制度,如检验账表等。如果原材料检测存在不过关的情况,那么应当催促施工企业对原材料进行退换货或是返修,再次入场时,仍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验证,直到验证合格才可以将其使用在项目建设中。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满足现今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新要求,保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应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意识,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一系列监管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更新效率。通过以上方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对施工细节的关注程度,加强现场管理,从而真正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文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0):108-109.

[2]吴志凯,戴德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4):98-99.

[3]欧学军.试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