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3

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管理

陈声锋

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707

摘 要:在整个飞机架构中,航空发动机为其心脏所在,其能够始终保持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决定着飞机的飞行安全。针对航空发动机的相关维修工作而言,不仅有着较广的涉及面,而且工种也十分复杂,有着十分强的专业性,因此,做好此领域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尤为关键。本文分别从维修质量控制系统、维修质量分析系统量方面探讨具体的维修质量管理方法,望能为此领域实践操作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管理


当前,伴随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航空维修市场在此大环境下,呈现出越发繁荣的发展势头,庞大的市场不仅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目光,而且还在较大程度上调动、激发了国内航空维修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主动性,维修能力持续提升与优化。针对发动机的维修工作而言,其作为一项十分具有战略意义,并且还蕴含有庞大经济效益的技术领域,正在逐渐被人所挖掘与开发。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做好发动机的维修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而且还应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策略,只有做到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发展,才能提高发动机维修的高效率、高质量,才能使相关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从多方面对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管理策略探讨如下。

1.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航空发动机作为整个飞机的心脏所在,其性能的好坏,对飞机的飞行安全产生着直接影响。而在整个航空装备寿命管理架构当中,航空发动机为其核心环节,同时还是航空发动机得关键技术。因此,做好航空发动机的维护工作,尤为关键与必要。针对此种维修来讲,由于十分复杂且繁琐,因而对维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且更严格化的要求;从基础层面来分析,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管理主要有如下突出特点:(1)在维护可靠性方面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在航空发动机当中,无论是哪个零部件,还是哪个部位出现问题,均有可能造成发动机系统的运作异常。所以,需采取各种可行措施,提高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2)在维修质量控制方面所存在的不稳定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往往涉及到多种技术门类以及多学科知识,尤其是需要进行并线、多型等方面的维修作业,此些工作会造成航空发动机在实际维修中,出现不恒定情况。(3)人为因素对维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航空发动机自身具有复杂性特点,因此,在进行维修时,通常难以做到相关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在此背景下,人工作业仍然是维修工作中的常用作业形式;但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维修人员在体能精力、维修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具体的维修质量上,也会有一定不同,这也会对维修质量造成影响。

针对维修质量管理体系来讲,其乃是确保航空发动机维修工作高质量、优质化的重要支撑,因此,其在整个维修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可将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划分成如下部分:其一,维修质量控制与分析系统;其二,维修质量保证与审核系统;其三,维修质量可行性评估系统。其中,针对维修质量控制与分析系统来分析,其实为整个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控制,同时还是其核心所在,在保障维修质量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围绕此系统展开分析,以促进维修质量的提升。

2.发动机维修中的常用技术

2.1先进发动机分解/装配技术

在维修发动机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发动机进行适当的分解,国外MRO周期的平均标准为3~4d。尽管在分解中,无需那些高精尖设备,但仍需要用到许多的工艺方法,以此来达到快速、高效分解的目的,特别是要保障分解所致零件损伤情况的最大程度降低。在常规分解过程中,可通过使用力矩倍增器、气动工具等,达到提升分解效率的目的。如果零件出现“咬死”情况,那么便需实施特殊分解,通常需依据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来制定相匹配的工艺方法,比如孔探打磨、钻孔等,将断镙桩取出;另外,采用加热轴承外钢套联合干冰冷却压气机前轴的方法对“咬死”的核心机进行分解。在发动机排障过程中,需制定有尽可能小工作范围的局部分解方案,比如“top casing”(用作更换压气机叶片)等。

与分解过程相比,装配技术有着较长的耗时、较多的返工次数。对此,可通过对计算机精密测量系统的应用,依据系统测试计算所得出的位置信息,一次性实现最佳装备,促进振动的减少,实现转子与静子之间的间隙减小,促进核心机效率的提升。

2.2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

发动机零部件的修理通常会涉及到一些高、精、尖的工艺,而且还需要巨大的设备投资,因而是许多民航维修企业能力薄弱环节。针对自动涡流检测而言,其乃是无损检测当中的基础性工艺,多用作发动机涡轮盘、风扇盘疲劳裂纹的探伤。需要指出的是,其在实际检测中,通常需借助一些高精密的机械手来自动化进行,这样不仅能够消除认为差错,而且还能高精度检测缺陷。在检测零部件过程中,探头沿着部件表面进行精确定位,或者是深入零件结构内部来实施检测,除了能够定量缺陷外,还能够借助涡流彩色C扫描来实施定位、定性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得到缺陷的形状信息,而且还能避免出现误、漏检情况的发生。

2.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技术

在对发动机零件进行精密加工时,通常需要购买一些先进的加工设备,借此来满足各种零件的特殊外形尺寸与加工精度要求,提高其高质量水平。特种加工技术能够将传统加工方法无法克服的难题给解决掉,特种加工技术主要有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等离子加工、离子束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即电解加工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能够预防发动机问题的发生,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

3.维修质量控制、分析系统

3.1维修质量控制系统

3.1.1维修时的质量控制

(1)维修人员能力控制。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需做好维修人员的管控工作。首先,质量负责部门围绕一线工作的维修人员,在其上岗前,开展严格化的自理审核,特别是对那些关键工作岗位的人员。其次,评估各类人员的能力,依据岗位需要与标本,构建相匹配的测评方法,并对上岗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能力测评,确保其能力达标。最后,构建人员质量档案。做好人员质量问题、奖惩的备案工作,将此当作对员工进行绩效、晋升的重要指标,借此对员工的质量行为进行约束。(2)工装设备控制。优良的工装设备乃是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可从如下方面来强化工装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对全部设备实施分类管理,把设备进行分级,即一般设备、重要设备、关键设备等。针对那些关键、重要设备,需要着重关注,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及风险评估,且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其次,采用一些先进且实用的检测涩北,从多方面进行高精度测量(如无损探伤、几何测量等),减少对产品维修队个人的过度依赖。(3)物资器材控制。针对物资器材来讲,其主要是为生产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设备、备件等,包含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等。针对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来分析,其往往与采购物资的周期、质量、成本等息息相关,而对于库错管理来讲,其会对维修周期产生影响,此外,还会影响生产的均衡性。因此,需围绕此些方面,做好供应链的深彻化管理。(4)技术文件控制。在对航空发动机进行实际维修时,需要依据事先制定好的维修手册、工艺规程等来进行维修,因此,此些技术文件无论是在明确验收标准上,还是在明确维修方法上,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控制技术文件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可视化控制、工艺文件防差错控制及关键维修过程控制等。

3.1.2维修差错控制

在实际维修中,如果维修人员出现差错,那么会对维修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需分析人为差错的人员,制定防控措施,为航空发动机响应维修质量的提升,提供切实保障。针对人为来讲,其通常具有隐蔽性、突变性及必然性等特点,通过分析人为差错的原因,可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如与环境相关的因素、与人相关的因素及与组织管理相关的因素等。此些因素通常与维修人员的技能、心理及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等紧密相关,因此,应做好此方面的差错控制工作。

3.2维修质量分析系统

3.2.1质量监测

(1)监测维修过程。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围绕维修过程,构建严格的监视与测量机制,监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如果监视中出现与要求不相符的情况,那么需要即刻制定方案来加以纠正。(2)监测产品。针对维修单位来讲,需要严格构建产品检测程序,对测量项目与方法加以明确。检查采购的器械、产品的工序与重量、发动机维修记录等。(3)监测用户满意度。调查用户满意度,明确获取与利用信息的方法,保障信息的可用性。

3.2.2质量改进

质量改建工作需要对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方向加以明确,并且还应能根据用户反馈、监测信息、过程指标及员工建议等,对改进项目与资源配备进行明确,有重点且分层次的实施改进、优化。改进的具体内容为科研项目改进与专项改进等,借此来促进航空发动机维修质量的提升。

4.结语

综上,维修航空发动机不仅靠的是各种先进技术,而且还靠质量管理手段,为了能够使发动机维修始终保持高质量与高水平,除了需要维修企业善于运用各种先进的工艺与设备外,还需要能够做好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在维修质量控制、分析系统上,以此来最大程度提高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水平,确保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琪. 面向航空发动机修理MES的设计与实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 257(1):87-88.

[2]王泓然, 张涛. BP神经网络下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决策系统[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 153(7):189-189.

[3]申万江. 航空发动机故障归零管理研究[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9(6):52-56.

[4]徐苒, 金炜. 民用航空发动机测量过程控制方法研究[J]. 中国测试, 2020, 46(5):19-24.

[5]魏小红, 颜建兴, 金梅,等. 基于航空发动机脉动装配的智能管控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6):31-38.


作者简介:陈声锋(1984-11-28),男,汉族,籍贯:福建莆田,当前职务:质量保证经理,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质量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