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技术及其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森林抚育技术及其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赵琦

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33

摘要:森林抚育经营是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和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而森林抚育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手段,是指在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使用人工栽培的方式弥补森林的自然稀疏,还可以对森林进行定期的砍伐,为保留木材提供更广的生长空间,进而改善森林的卫生、生长环境,增强森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森林;抚育技术;林木生长


前言: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目前,我国有一些地区对于森林的抚育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森林生长不良,病虫害频发,降低了森林的质量和森林的生态功能。对此,国家财政部和林业局启动了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以期提高我国森林的经营质量,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平衡的目的。


  1. 简述森林抚育技术
            1.1 森林抚育方式
            森林抚育方式根据森林类型、林分发育阶段及存在问题,主要采用透光伐、生长伐、定株伐、生态疏伐、卫生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11种方式。
            1.2 森林的抚育强度
            森林抚育的强度会因林木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公益林的疏伐强度为森林总株数的15%~20%,商品林的一次采伐强度不能超过总株数的20%。森林的抚育应该均匀地进行,采伐过后的森林,不得出现天窗,每次采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得低于0.6,采伐后林分的平均胸径不能低于砍伐之前的。森林位于坡度15°以上的地带时,应该注意保持水土方面的抚育,并且降低抚育强度。

        1.3 修枝的原则
        当采用人工修枝时,对于林中生长良好、树冠均匀、干型饱满等比较有培育前途的树木,进行修枝保留,修枝的强度应该根据不同林分以及不同龄级的树木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一般情况下,修枝的高度不要低于林木的1/4,幼龄林木的的修枝高度不要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木的修枝高度不应该超过树高的1/2,自然枯死的树木高出标准树枝也应该修剪。不同类型的林木,其修剪时间和间隔修剪期也不相同,针叶类林木宜在早春修剪,第1次修剪后,直至林木出现1~2轮枯枝或者幼龄林冠高于林木2/3、中龄林木高于1/2时,进行第2次修剪。阔叶树一般在夏季进行修剪,间隔4~5年修剪1次即可。在对林木修剪枝桠时,要求修枝工具应该锋利,切口应该平滑,与主干紧靠并且平行。在对森林进行抚育的过程中,原则上,每h㎡范围内应该保留1~3株平均胸径以上的枯木,这是为了给啄木鸟等鸟类栖息提供良好的条件,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1.4 森林抚育的剩余物处理
        一般情况下抚育后,根据抚育方式,采取下列措施对抚育剩余物进行处理:人工修枝时,将修剪的枝条清出林地,尽量利用;割灌除草时,用材林小班,割除的灌木全部清出林外利用,割除的草本植物,堆于林内,防护林小班割除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均堆腐于林内;透光伐、定株抚育、生长伐、生态疏伐时,根据林种、剩余物利用水平等进行适当清理:用材林抚育剩余物尽量运出林外利用,不能利用的理顺堆成条带状或砍断平铺在林内,防护林抚育剩余物堆积于林内,任其腐朽;卫生伐时,因病虫害原因进行卫生伐的抚育剩余物,应全部清出林地,并进行卫生处理。

        1.5 森林抚育的其他注意事项
        应该及时清理影响幼苗生长的灌木,伐除森林里一些枯立木、濒死木、病腐木、风折木。清除层林分化比较明显的森林中一些影响保留木生长的下木,层林分化不明显的幼龄林中比较影响保留木生长的下木也要进行清除。影响保留木生长且没有培育前途的被压木也应该清除,比较弯曲、冠型不好的非被压木,应该根据郁闭度的高低判断是否清理。


二、森林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2.1 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林木的胸径径级
        经过抚育砍伐,伐去了胸径比较小的林木,降低了林木的径级密度,扩大了单株林木的生长、营养空间,调整森林里各径级林木的分布,径级株数比较多的林木有所降低,森林的林木胸径径级有所提高,使胸径径级比较高的林木有更充足的养分,提高了林木的生长条件和林分生长力。
        2.2 森林抚育可以普遍提高林木的高度
        森林中的林木胸径越大,其林木高度也就越高,因此,森林抚育可以普遍提高林木的高度。这是因为在某个范围内,森林林木的高度与森立抚育的结果呈正态变化,但是超过某个临界点后,林木的树高与林木胸径变化的关系就不太明显了,也就是说森林抚育在过了某个临界点之后,与林木的高度变化就不大了。


        2.3 森林抚育对树种的影响
        森林抚育前,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树种比较单一,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树种,同时,森林中的死木、枯倒木也比较多。森林经过抚育后,有些珍稀物种得到保护,保留优势树种,扩展保留树种生长空间,有利于优化林分内树种组成。同时,林木的生长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间伐后的森林,变得比较齐整,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
        2.4 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林分质量
        森林抚育对林木的林分质量的影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评估的,例如林分出产的规格材种数量、林木的形质和木材的物理机械性质等方面进行衡量林分。经过抚育后,林木中同径级的优质林木比例有所增高,林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抚育过后的落叶松类的林木,其优质木和油松比例都相应的有所增加。
        2.5 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林木的健康状况
        森林抚育伐去了森林中的各种有害林木,提高了森林中的光照、通风等生态条件,改善了林木的卫生状况,降低了病虫等对林木的危害性,对于提高树种抵御自然灾害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修枝、间伐、砍灌等措施抚育后的林木,其枯死、遭受病虫危害的机率有所降低,林地的各类树种都呈现出良好的健康趋势。

三、森林抚育的意义
        3.1 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森林抚育对林分加以人为干预。通过清除林内杂草、灌木、藤本植物,伐除病腐木、枯立木、被压木、霸王树等,可明显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扩大目的树种的营养空间。根据自然稀疏规律,及时伐除衰弱木、不良木、非目的树种等,减少林木的无益竞争,使林分通透性提高、树种结构、林木密度趋于合理。通过改善林分生长环境,林木接受光照面积增大,根系有效伸展,吸收水分和养份的能力提高,林木的生长潜力得充分发挥,林木生长周期大大缩短。

        3.2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采伐的枯死木、散生木、霸王树及有缺陷的上层木和修枝获得的枝丫可以进行利用,成为加工企业的生产原料。在森林的自然稀疏过程中,林木自然死亡的株数淘汰率非常巨大。如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抚育,适时伐除生长受影响的树木,可以获得大量小、中径材,这一部分中间利用材的数量,大大降低枯损量,实现森林资源早期利用。

        3.3 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林分生态效益发挥的差异较大,森林类型、森林结构、森林公顷蓄积量等指标是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主要因子。采取积极的森林抚育措施,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科学调整,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促使森林向立体结构方向演替,人工诱导形成近自然的、稳定理想的群落结构,增强森林的整体效能,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结语:综上所述,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森林的林分生长、总收获量、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土壤因子等都有很大的改善,可以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宇昊.我国森林抚育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6).59-63
        [2]叶雪凌.广东森林抚育的现状及效益评价探究[J].现代园艺.2017.(6).232-233
        [3]闫晓军.我国森林抚育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