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脑出血患者手术后 ICU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探讨

刘龚梅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ICU科室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跨度为一年:即2019年6月~2020年6月。参考随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前一组为常规护理,后一组为ICU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27%、7.2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18%、94.5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ICU护理;价值

脑出血是发生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病,高发于中年或老年群体,发病后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1]。患者接受手术后给予ICU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为探讨ICU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我院共将11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科室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跨度为一年:即2019年6月~2020年6月。参考随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女性共30例,男性共25例;年龄段45~78岁,中位年龄为(60.57±3.42)岁。观察组女性共28例,男性共27例;年龄段46~79岁,中位年龄为(62.26±3.3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包含24h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日常病房护理、口腔护理等。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ICU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 ICP的监测。准确记录下患者颅内压数值,若其颅内压低于2.67kPa,表示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状态,瞳孔、意识无状态,经过颅脑CT显示存在明显脑水肿问题,在外界如咳痰、咳嗽、口碑等影响下颅内压呈升高趋势,随外界因素的解除颅内压降低,在脱水治疗后换着平稳地度过脑水肿期,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若颅内压在2.68~5.53kPa之间则及时给予其脱水药物控制其颅内压,并将引流瓶高度调整,做好体外引流工作,控制患者血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加重问题,如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2. 病情评估。立足患者病情对其意识状态进行评估,这是因为脑出血患者以中老年居多,脑部萎缩问题突出,临床症状存在延迟问题,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估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病情延误的问题。

  3. 心理支撑。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方面的变化,针对患者出现恐惧、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及时疏导患者;积极与患者交流,给其讲解术后康复需要注意的问题;主动解答患者的疑惑,耐心倾听患者自述,给其针对性的解释和安慰。

  4. 鼻饲护理。患者获取营养主要通过鼻饲,很有必要在其接受手术后保证其呼吸道的畅通,并给其做好吸痰工作。注入鼻饲液前应调节温度,保证其在40℃内;鼻饲液注入时并控制好注入量和速度,避免过多或过快。操作结束后叮嘱患者定期翻身,降低呕吐发生率。

  5. 早期康复训练。第一,创伤训练:行仰卧位后指导患者进行被动关节运动。先是从键位开始,之后逐步过渡到患侧。双手交叉后掌心相对,将头部举过头顶;下肢体训练时应重点进行桥式、屈伸训练,控制训练时间在30min左右。第二,痉挛器训练。训练患者平衡和体位,间隔2h给患者翻身1次,按摩患者肢体,在患者取得良好预后向后要求患者自主移动身体,比如起立。第三,恢复期训练。待患者可独立站立后增加训练难度,如爬楼梯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评价借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若分数不超过60分,则为不满意;若分数在60以上且不超过80分,为基本满意;若分数超过80分,则为满意[2]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计算本研究相关资料,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表达为n(%)、(615fe2401bd26_html_9c754f06f63ff4bc.gif ±s),检验值分别为c2和t。以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区别显著,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感染

导管脱落

导管阻塞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5

4(7.27)

6(10.91)

5(9.09)

15(27.27)

观察组

55

2(3.64)

1(1.82)

1(1.82)

4(7.27)

c2

-

0.71

3.81

2.82

7.70

P值

-

0.401

0.051

0.093

0.006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患者总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别,统计学差异明显存在,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2。

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55

12(21.82)

17(30.91)

26(47.27)

43(78.18)

观察组

55

3(5.45)

15(27.27)

37(67.27)

52(94.55)

c2

-

6.25

0.18

4.50

6.25

P值

-

0.012

0.675

0.034

0.012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且以中老年群体居多[3]。但考虑到中老年群体身体耐受能力不强,且身体素质较差,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比较常见的有感染、导管脱落和导管阻塞等,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脑出血患者受到生理功能限制影响,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患者无法经受病原体侵袭,临床感染发生率较高[4]

ICU护理干预的应用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在心理支持中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在讲解病理知识中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自信心;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则提高预后效果[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与观察组比较存在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偏低,与观察组相比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ICU护理干预用于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综上,ICU护理用于脑出血患者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不仅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更满意,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霜梅.脑出血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的作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15-115.

  2. 张再芳.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2):92-93.

  3. 刘小婷.脑出血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137-138.

  4. 符冉.脑出血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35-236.

  5. 曾飞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