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 2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谢倩红 林建斌 林思连

德化县种植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省泉州市 362506 ; 德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泉州市 362506;德化县水尾寨农场 福建省泉州市 362506

摘要:紫两优2号是由安徽省定远双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配组的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由紫5S×CHR01选育。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8年四届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基于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良好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对提升水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切实保障水稻产量,需要加强对紫两优2号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的分析。本文通过描述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种植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促使种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产量得到切实的保障。

关键词:中籼稻;紫两优2号;栽培技术

引言

结合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的特点,采用有效的种植和栽培技术,能有效的减轻病虫害。科学开展种植和栽培工作,是紫两优2号的重要选择。在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中,应探讨栽培技术和种植工作具体情况,为开展良好的培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概述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种植选择良好的种子进行培育尤为关键。从不育系紫5S的特征来看,其通过审核是在2007年,通过前两年的大范围种植观察,可以明确的是农艺性状稳定性较高、花药为白色、整体比较瘦小、呈水溃状,不育株率和败育率非常高。当植株达到80cm左右时,株型良好、茎秆坚韧、抗倒能力强、叶片反卷、植株竖直。而父本CHR01在中籼665基础之上,与紫恢100进行杂交形成。发展到2004年,所得到的父本CHR01已经能够选育出性状稳定、抗病效果良好、质量良好、株叶良好的植株。

2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种植表现

德化县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根据德化县地势情况,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2020年在德化县水寨农场种植,播种时间选择在5月上旬,秧苗的年龄控制在35天左右,要及时播种。通过田间种植采样拷种,亩有效穗14.8万左右,穗总粒数185粒左右,结实率81%左右,穗实粒数154粒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抗病性主要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抗性1级)、中抗稻瘟病(抗性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米质达部颁3级。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总体来说在德化县水寨农场种植表现产量高、适应性较强,种植表现好,米质较好。

3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栽培技术

3.1育苗

一般情况下,紫两优2号的种植用量为平均每公顷15kg左右,可以有效采用旱育秧或者湿润育秧。

3.2插秧

移栽秧苗的时间一般在35天左右,每一个穴内放置2粒种子即可。紫两优2号隶属于两系稻,其种植适宜地区为肥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产量,基于这一点,德化县水位寨农场能够很好地满足种植要求。

3.3水肥管理

在施肥时,要遵循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科学安排蘖肥、穗肥使用,促使其肥力得到切实地保障,良好地体现在水稻种植当中。德化县水位寨农场的种植规模相对比较大的情况下,在施肥阶段应该一般会用到纯氮、过磷酸钙、氯化钾,将磷肥作为基础,追加适量的氮肥,并在拔节期施加相应的钾肥。紫两优2号应该在浅水区进行种植,其后期生长要在深水区,才能实现良好的生长,而返青之后应在浅水下,结合经常性地浇灌,生长到抽穗扬花阶段持续深水,在收割的前几天要进行断水。

3.4病虫防治

同时,紫两优2号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情况可能会出现病虫害,针对这一点,农场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种植情况,结合频发的病虫害进行相应的考虑,落实良好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加强对水稻生长情况的观察,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恶化蔓延,水稻健康生长受到阻碍。

结语

通过对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的了解,在培育过程中,落实良好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对培育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实际,结合德化县水位寨农场具体情况开展培育工作,对水稻健康稳定生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立足于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紫两优2号实际,不断优化种植和栽培技术,满足农场对经济效益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德文,洪军,汪婉琳,张伟,杨前进.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稻米,2019,25(02):94-96.

[2]李进波,夏明元,周厚财,曹永胜,万丙良,戚华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453的选育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3):33-35.

[3]陈达刚,周新桥,郭洁,陈平丽,刘传光,陈友订.两系杂交籼稻红米新组合南两优红3号[J].杂交水稻,2021,36(03):115-117.

[4]赵其兵,刘海浪,陈伟,李珍富,任仰涛,常东伟,杨永乐,卫万娟,郑雅月,张凡,金彦刚,夏中华.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C两优113适宜栽插密度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06):31-32.
作者简介,林建斌,(1986.9.10)男。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汉族,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农作物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