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玉瑢 曾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8例进行观察研究,采用抛硬币法实施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评估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高达96.77%,与对照组的80.65%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产程时间,减轻产妇产后抑郁情绪,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中应当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心理护理;顺产产妇;分娩;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抑郁

引言

所谓的顺产,实际上,就是经阴道自然分娩,属于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产妇推崇于顺产方式,从而确保胎儿能够健康发育。而在顺产过程中,产妇会因为宫缩疼痛、担心胎儿健康等因素,出现紧张不安、担心等负面情绪,会对顺利分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顺产产妇中抽选出98例为研究对象,按产妇分娩过程中配合护理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配合常规护理的49例顺产产妇为对照组,配合人性化心理护理的49例顺产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 26.37±2.41 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 40.52±0.67 周;观察组: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 26.69±2.75 岁,孕周39~41岁,平均孕周 39.67±0.64 周。对比两组产妇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强可比性。知情同意书签署前,产妇及家属已认真阅读此次研究内容;本研究内容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纳入标准:所有产妇经彩超等相关检查,均满足顺产指征;产妇并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存在心肺功能障碍、自然分娩及多胎禁忌等危险妊娠因素的产妇;存在妊娠并发症及骨产道异常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49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引导产妇进入产室,将生产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并做好胎心监测工作。观察组49例产妇接受人性化心理护理措施:①引导产妇进入产室,与产妇进行积极沟通,做好产妇不安、恐惧情绪的缓解工作,增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维持两者之间融洽的关系。向产妇询问相关情况,嘱咐产妇放松心情,并做好深呼吸,将术中疼痛情况提前告知产妇,进一步缓解产妇情绪,同时,给予产妇足够的饮水与营养支持。如果产妇疼痛症状较为严重,可借助注意力转移法,缓解产妇痛感。②待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产妇会因子宫收缩频繁,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将分娩过程中常见的自然体征告知产妇,针对产妇疑问,给予一一解答。为有效安抚产妇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多关心产妇,积极安抚、鼓励产妇,充分转移产妇分娩注意力,打消产妇的消极负面情绪,树立产妇分娩信心,确信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分娩[3]。为确保产妇具有充足体力,给予一定营养支持,进而增加产妇能量。③待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时,合理调节产房温度,切忌过冷、过热,使产妇处于舒适环境中,减少产妇的不适感。当产妇排便感随胎儿头部压迫而逐渐增强时,为避免产妇体力耗损过度,应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在宫缩间隙积极鼓励产妇,多多关心产妇的心理情绪,除帮助产妇擦汗与补充水分外,还应适当保存体力。④待产妇进入第三产程,当胎儿娩出后,将胎儿健康状况告知产妇,使产妇放心。为增加母婴感情,可将胎儿抱至产妇面前,增加产妇与婴儿之间的接触。为避免产妇产后出现出血情况,嘱咐产妇保持身心愉悦,并保证充足睡眠。为促进产妇宫腔余血排出,定期按揉产妇子宫。⑤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推荐产妇母乳喂养。针对产后存在心理问题的产妇,结合产妇自身心理情况,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进而提升产妇舒适度。

1.3 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的差异;选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低代表产妇疼痛程度越轻;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产妇的焦虑情绪,评分较高则表示产妇的焦虑程度也较高;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产妇的抑郁情绪,评分较高表示产妇的抑郁程度也较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SPSS 23.0软件统计研究中相关数据,产程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对比产妇产程时间差异

观察组干预后产妇的第一产程为 699.97±52.63 min、第二产程为 82.64±18.59 min、第三产程为 24.86±9.67 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产妇产程时间差异对比表

615fb1174a3f0_html_c237670b04a27a67.png

2.2 对比产妇2 h出血量、疼痛、胃肠功能指标差异观察组产妇2 h出血量为 187.76±67.83 mL、疼痛程度为7.12±0.23 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 16.39±1.87 d,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产妇2 h出血量、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表

615fb1174a3f0_html_157cb09bac8d9718.png

2.3 对比产妇HAMA、HAMD评分差异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为 9.35±1.84 分、HAMD评分为 10.35±2.21 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产妇HAMA、HAMD评分差异对比表

615fb1174a3f0_html_ab741635fb64e674.png

三、讨论

分娩是育龄女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生理过程,近年来,随国内分娩医学模式朝自然模式回归,临床更加提倡自然分娩。但因产妇受各类因素影响,使产妇在分娩时,存在焦虑、不安等严重心理情绪,甚至出现惧怕分娩等问题。加强顺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对缓解产妇的不良心情情绪、确保分娩质量、促进产妇恢复与婴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人性化心理护理是以产妇为中心,给产妇提供心理疏导方法的一种护理模式。人性化心理护理在临床分娩中应用较为广泛,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与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将人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耐心与产妇进行积极沟通,除给予营养支持、保持产妇充足体力外,还应嘱咐产妇放松心情,消除负面情绪影响,进一步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确保产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观察组干预后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这与周莹[7]“观察组干预后,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分别为 702.56±54.33 min、84.79±20.68 min、26.24±11.87 min,均短于对照组(t=5.97,4.62,4.53;P<0.0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说明顺产产妇分娩时应用人性化心理护理,对产妇产程具有缩短作用。护理人员护理产妇时,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原则,针对产妇不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不同产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此外,通过鼓励产妇,增强了产妇的分娩信心。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正确用力,充分补充水分,使产妇对分娩充满信心,通过聊天、播放音乐等分散产妇注意力方式,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待胎儿娩出,及时做好产妇宫腔污物、余血排出工作,适时按揉产妇子宫,配合相应心理情绪疏导,对增加产妇舒适感、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观察组产妇干预后产后2 h出血量、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AMA评分、HAMD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这与刘欢[8]“心理护理组产妇经干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 178.53±17.44 mL、疼痛评分 4.18±1.34 分,均少于对照组(t=9.763,8.825;P<0.05)”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这说明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人性化心理护理,对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心情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总之,人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产妇产后出血量较少,良好改善了产妇的心理情绪与疼痛程度,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徐荣春.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74.

[2]周莹.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研究,2017,37(03):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