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开启课外阅读精彩之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快乐读书吧 -- 开启课外阅读精彩之旅

程佳莉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四实验小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要: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不是完全来自老师课堂上知识传授的多少,而是来自于学生课下对自己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读书能力和汲取知识效率,那么就要给学生制定正确的阅读计划,让学生把阅读当作兴趣。把教材和课外书都当作阅读对象,然后在语文教学中把两者联系起来,二者相辅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讲,课本的知识相对于名著来说可能专业术语更多,而名著则较为随意,专业名词则相对较少。总之,作为老师只需要去引领学生的读书方向,至于学生得到了什么,这些则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

关键词: 快乐阅读吧;课外阅读;激发兴趣;阅读方法传授

引言:快速的引导学生走入阅读学习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生写作特色的关键,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物,从而对自己人格进行塑造,因此,学生要从小抓起,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牢固基石。目前,在最新的统编课本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新栏目且据最新的教学大纲,阅读教学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老师应该把课外阅读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老师需要学习新的教学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积极的带领学生实现阅读能力发生质的飞跃,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正文就有关“快乐读书吧”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案。

  1. 利用导读平台,培养阅读兴趣

(1)依据图片导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阅读便有了支撑力,学生也同时对阅读抱有更多的渴望,最终才能够把“要读”变成“我要读”。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其认识的字相对来讲还不充足,因此可以采取图片加文字的方式教学,效果肉眼可见。因为学生脑力发展还不成熟,而图片可以带领学生去感知世界万物,所以可以借助图片导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整日对自己的着装非常在意,因此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打着为皇帝做新装的旗号,骗取大量的金银财宝。从故事的开始我们就可以通过图片看出,骗子做衣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用线,但是骗子利用了大多数人的虚荣心,成功骗取了皇帝和官员的信任。后来骗子给皇帝穿上了所谓的”新装”,皇帝来到大街上展示自己的新装,百姓因为害怕权势不敢说出真像,但是小孩子没有所谓的权利概念,说出了皇帝没有穿衣服的真像。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以这种方式方式展现这样的深意,小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2)依据问题导读,激发兴趣

对于小孩来说,他们对世界知道的尚少,所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脑袋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所以我们便可以借助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他们阅读课外书本,通过对课外书本的阅读,小学生心中的问题被一个一个解决,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会更加期待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就例如《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激发学生得到新知识的欲望。

2、借助共读平台,提升阅读激情

小学生年龄尚小,与外界接触不多,陪伴他们最久的大多数都是父母和老师,所以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和父母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自己爱阅读的一面,这样学生长久处于这种环境当中,自然而然的就也会热爱阅读。与此同时,我们这里所说的共读也是分为两种的,学生在父母或者是老师的带领下,实现两种共读。就亲子共读来说,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因此父母就应该借助动画片来与学生达成共识,例如《三国演义》这本书,相对来说它是比较难懂的,但是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当小学生提出问题时,父母及时解决,那么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实现提升学生阅读激情的目的。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他增添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其中有许多的神话故事和经典儿歌,这些父母都可以和学生共同阅读和学习。

而师生共读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并学习同一本书。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把自己身上的阅读优点展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不由自主的模仿老师的优秀特点,而且还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师生共读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我们中国从古至今的教学方式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同一本教材。但是阅读不只有教材,课外阅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下自主的阅读,拓展阅读的范围,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就是需要父母和老师来共同提升的,所以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是学生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

3、自主扩展阅读,增强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格外注意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首先要引领学生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老师就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实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自己的阅读方式,而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阅读的方法则统一要求为精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精读。

(1)略读,大概了解文章框架和内容。小学生年龄小,刚开始可能连完整的句子都无法读顺,就算读顺了脑子也不会对内容产生共鸣,他们看到的还只是字,因此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僻字和大概了解文章框架,学生再对课文重复阅读,直至可以读顺为止。

(2)细读,理解文章细节。这一部分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能只把字记在脑子里,它要求学生在能读,读准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一起细致分析文章,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文章情感,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朗读,富有感情的朗诵。经过了细读,学生可以带有感情,并且熟练的朗诵,学生可以在自我带有感情的朗诵中发现文章的好词好句,并把好词好句摘抄在笔记本上作为文章积累,这些都可以应用到以后的语文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制定正确的阅读方法必定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综合水平。所以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来为学生制定准确的课外阅读方案。老师要把引导学生阅读变成学生自主阅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快乐阅读的初衷,也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权.开启阅读之门,书香润泽童心——也谈开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J].课外语文: 教研版, 2013(2) : 86-87.

[2]成舒.故事引导,快乐阅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例谈[J] .成才之路, 2014(33):54-55.

[3] 陈芬.轻轻叩开阅读之门--浅谈培养农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思考[J].儿童大世界: 教学研究, 2018(003):68-69.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基于“快乐读书吧”的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17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