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隔代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浅析农村隔代 教育

桑志丽

济南市钢城区里辛棋苑学校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现在的为人父母者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子女,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长大的。

【关键词】隔代教育 心理影响 行为影响 家庭

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的家庭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现在的为人父母者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子女,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长大的。无论在村头小卖部,还是在田间地头,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而“隔代抚养”作为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正在对为数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在一线参与教育工作的我们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教育体系中,其家庭教育于学校教育先产生,是人类最初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传递社会文化,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人。家庭教育“对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的理解的形成是基本"。而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隔代教育,随着隔代教育的出现,其问题出现也越来越严重。据调查了解到现在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占了大部分。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隔代教育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话题。 总之,隔代儿童已经困扰着农村的教育发展。困扰着一部分家庭,影响到一部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现代隔代教育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家庭里,由于隔代家庭教育给儿童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带来许多问题和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重视和顾及儿童以后的不同程度的教育。尤其是隔代的家庭教育。对此我们应该要有相关的措施来解决。新一代的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现代隔代家庭教育要正确地教育引导儿童不能因为隔代家庭教育而导致儿童在各方面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隔代家庭儿童教育,关注其问题的产生,解决其相关问题。 本文分析了农村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隔代教育的对策等。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村大量青壮年涌往城市,通过建筑业、服务业、工商业等行业渗入城市的各个角落来赚取生活来源。年轻夫妇很早就给孩子断掉母乳,将才几个月的小宝宝交给老人然后双双外出,可见,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不管愿意与否,都已经承担了抚养少年儿童的责任。

二、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在农村隔代教育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有:

1、农村青壮夫妻双方外出打工,或一人外出打工,另一方必定忙农田及家务,孩子自然就交给父母了;

2、因患病、伤残等身体状况没有能力照顾孩子,所以只能由老一辈人老抚养;

3、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分居两地、住房紧张、

4、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祖辈出于疼爱孙辈,主动抚养、教育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

5、老年人由于赋闲在家, 难耐寂寞, 也乐于代劳等。

6、出国工作、读书或下海经商、创业等

三、隔代教育的类型

1、过度溺爱型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许多老年人年轻时因为尝尽苦难,都想着自己的儿孙不再吃苦心甘情愿竭力满足孙辈的要求,什么都依着孙辈,哄得孩子开心,事事代劳,做到无微不至。更有甚者自己的小孙子或者小孙女,对他们又打又骂他们也不会给他们一点教训,一味地纵容孩子,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锻炼自己的能力,让祖辈家长们给扼杀了。

2、过度管教型

在农村也有很多人坚持老的传统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之类的。所以对孩子的管教过度严厉,老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没有发言权,只有按照老人的意思照做,这样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本来老人们想法很好,可结果却可想而知了。

3、不管不问型

这种类型就是前两种的混合。即对孩子不溺爱也不管教,只是照看好孩子正常的生活起居,而对学习或是心理方面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放任自流。

四、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儿童行为方面的影响

由于祖辈自身能力与素质存在不足以及教育不当,他们给孙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隔代教育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方面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1、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

由于“隔代亲”的缘故,老人对孙辈的溺爱比父母更甚。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实行的是“全方位服务”,孩子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想要什么东西,不论是否合理,老人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有什么缺点,老人也因心痛孩子,不能及时予以纠正,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在这种由老人搭建的“温室”里生活的孩子容易胆小,遇事不敢做主,从众心理强, 缺乏独立性、生活意志薄弱的弱点,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2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

与年轻父母相比,老人一般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观念上仍延袭陈旧的老一套,因此,“隔代教育”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死板。接受新知识慢,反应也不灵敏。年轻父母,因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接受的知识信息多,他们教育的孩子比“隔代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容纳性强的思维方式,更容易成才。

3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再加上我们的祖辈在年龄上步入晚年,易表现为脾气急燥,不稳定,并伴有抑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孩子与之长期相处,容易产生自卑厌学,考试紧张。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4、人际交往能力差

由于老一辈人的管教方式不正确,导致孩子过度内向或过度外向,从而使孩子在与外人交流时存在障碍,要不十分害羞胆小,不敢说话;要不说话不经大脑,“出口成脏”等。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5、模仿力强,容易早熟

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在做事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会效仿老年人的做法,这影响孩子童年的成长。

五、隔代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1、隔代教育者年龄过大,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式不当。隔代教育者大多采取过度溺爱型和过度管教型的教育方式,而无论那种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2、父母不在身边使孩子错过了最佳教育成长时间。当孩子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偏差或在某方面取得成绩时,远在他乡的父母无法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

3、孩子自身的原因。由于周围环境和老人们的影响,极易使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觉得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就是个自由人,没有人可以管得了,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六、怎样更好的进行隔代教育

(一)家庭方面

1、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父母经常联系,给孩子更多的爱。对父母来说,抚育子女是义务,是责任。出门在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在家的子女,要经常通过电话,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跟老人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3、老年人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少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作为经常与孩子在一起的老一辈人来说应该尽量戒掉以往的陋习,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二)学校方面

1、做好家庭联系表,及时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孩子。

2、加强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由于家长外出,被隔代教育的孩子心理往往比较脆弱,所以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

七、结论

综上所述,是我对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隔代教育对儿童产生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提出了看法。农村隔代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如此庞大的隔代教育孩子群体,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教育,将是多大的一个社会问题!生活的现实,丝毫阻挡不了为生计而奔波,匆匆而去的农民工的脚步。我们正在努力减少隔代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给农村隔代教育孩子更多的关怀,关注、关爱农村隔代教育孩子,不仅是家庭、社会、学校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