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小学班级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

诸艺军

河源市源城区越王小学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对于德育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各个小学也开始使用不同的模式开展德育教育,其中主题式活动是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使用最为广泛的形式,通过不同主题创设不同的活动与教学情景,帮助补充课堂中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真正地体会到不同主题带来的深层次教育意义,从而主动践行与主题相关的道德行为。

在此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内涵以及优化路径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优化路径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与品质教育,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认知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做到完美的融合,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与质量。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个性化认知创设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与活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理解,从而按照正确的观念践行道德行为,同时主题活动的教学模式也能够让学生对课程有一定的兴趣与好奇,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内涵

我国在教育领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做到立德树人,而德育教育一定要从小就行,因此小学德育教育是能够实现该目标十分重要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要求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出现,推动着小学的德育教育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创新与变革。

本文所提到的主题式德育活动就是创新的教学模式之一,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内涵就是选择一个典型的德育类主题,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并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较为明确的“主题”内容,这就保证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因此也可以把主题式德育活动定义为围绕着某一个特定主题开展的德育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二、小学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设计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开展主题式德育活动,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德育主题,好的主题会让最后的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在主题的设计与选择方面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序列化原则。由于小学生的价值观处于慢慢形成的过程中,在这个发展阶段中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设计不同种的多个主题式活动,此时就需要教师对于选取的主题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分析与比较,能够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保证主题活动的设计顺序能够在小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使得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够成功地开展,从每一个小目标实现开始,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大目标。

  第二,主体化原则。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被动地学习地位,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将小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能够集中全部精力参与到主题式活动当中。因此,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可以听取学生个人的意见,同时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亲身参与主题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以及表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以及共同合作的能力,这是教师讲授式教学所不能完成的教学效果。

  第三,时效化原则。主题的选择需要与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紧紧抓住时政内容才能保证本次主题活动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例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全国各地都为了纪念70周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活动,因此小学德育在9月、10月的德育主题活动就可以围绕着我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来开展,与时政内容紧密相关,通过这种大环境的渲染更容易给学生深刻的认知与体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人的目标。

(二)提高活动内容丰富性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学生们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保持长久的专注,因此在进行主题式德育活动的设计时一定要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可以多进行一些参观性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活动等,同时可以使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其与教学完美地融合起来,使用新媒体设备观看网络节目、进行直播等。主题式德育活动从其内涵上来说是十分宽泛的,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条件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模式,这就要求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实际发展做到立足实际、推陈出新,将主题式德育教育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三)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开展主题式德育活动虽然需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仍旧是课程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最终德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主题式德育教育活动本身是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所以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充足的教学经验,这需要从学校层次的培训以及教师层面的学习共同推进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教师自身来讲,需要从心理上认知并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选择主题并设计活动,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从学校培训角度而言,需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同时支持教师去外校参观学习,开阔教师的德育教学视野,能够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使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开展效果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目标的变化以及立德树人要求的不断提升,小学的德育教育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对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得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巩固。

选择不同类型且具备针对性的主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德育精神与行为的认知,也符合小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能够补充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由此,能够明确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对于小学生德育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所在,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施,达到德育教育预期的教学水平,从而推进小学生德育教学得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巨淑英.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2]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练新琼.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