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特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特质探析

文列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摘要: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中国文化拥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政治智慧,而这些也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其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同国家之间文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给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了较大的局限。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特质;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政治、经济、生态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文化特质则是这一理念的精神支撑和主要价值导向。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特质来说,其中包含着较为深层次的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实现全球文化发展探究的现实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文主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文化特质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文化平等主要是指不同的国家、民族或者是地区特色文化始终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同时也要享有同样的权利,能够履行相同的义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但相等的价值。就目前情况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其综合国力较强,因此在扩张发展中,逐渐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形成优势,同时也会在文化方面取得较大成就。这些国家反对任何形式的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始终坚信本国文化的自身优越性,坚持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正确最文明的[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坚持文化平等和文化自信,对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充分尊重,在传承和发扬本国本地区文化的基础上,以批判的态度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越感和文化侵略提出反对,致力于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互通。

其次,西方国家提出文明冲突理论,这一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明共通理念相背离。在西方发达国家,文明冲突理论被看作是一种普适的理论,被大多数西方人所接受,因此也被看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文化对抗。在这一理论的作用下,对其进行逻辑上的推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型的大国关系必然是冲突的和对抗的。对于中国来说,历时千年传承的和谐共通文化理念主要体现在不冲突、不对抗以及相互合作等方面。一直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坚持文明共通,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冲突,并且始终将世界文化的融合作为自身的使命。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这一倡议提出了反对意见,而这也很难对中国文明共通理念进行解释。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加快推动文明共通理念的推广和落实逐渐成为文化交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中国始终将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认为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占据着地球上更多的发展资源,所以也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就实际情况来看,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根据自身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这一行为的结果就是发达国家自身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没有得到发展,前者远远超过后者。在西方国家这样的做法下,发展中国家和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国家在进行文化发展时,发展空间和发展形式受到局限。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始终坚持仁义礼义的责任思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正是中国责任与担当的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一再错误的解读,认为这是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甚至认为中国对落后地区的援助是一种新型的殖民主义。分析西方国家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对中国文化并没有进行正确判断,认为中国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感到恐惧。所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下,加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使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通,将中国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国家与国家之间也能够尽快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应对策略[2]

最后,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对文化之间的互相借鉴保持尊重态度,而西方文化则始终坚持文化之间的互相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庸之道,具体表现为兼容并蓄;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则就是差异性较大。在西方文化理念的引导下,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两种矛盾力量,分别是文化扩张和文化保护。中国文化始终坚持包容,互通,也就是说尽管是两个对立的事物,彼此之间也能够实现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明和文化是相互包容的,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互相借鉴的动力则是来自于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方面主要是实现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加强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兼容并蓄和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已经使人类逐渐脱离了原本的民族主义所界定的文化发展模式。对于人类共同体文化理念来说,其对中国未来文明发展进行了完美诠释,同时倡导世界各个国家和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塑造新的文明格局,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通,加强文化自信,推动世界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孙通,刘昌明.国际秩序观塑构中的文化特质——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J].太平洋学报,2019,27(02):17-28.

[2]张战,李政锴.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005(003):P.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