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高冬梅

枣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41200

摘要目的:临床检验中关于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 本次研究由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进行参与,以随机的方式,共选定人数56例,根据研究要求,在血液样本采集时,将每份样本分别装入2个试管内。按照常规步骤操作流程,对其中一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验,视为常规组,其他一份血液标本进行人为溶血处理,并对其进行检测,视为溶血组。以两组标本最终的临床检测结果作为观察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两份血液标本生化检测结果中,除了TC、TG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外,其他LDH、AST、ALT等相关指标出现了较大的不同,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基于临床检验对人体检查方面起到的重要性,需按照正规操作流程进行,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要注意溶血情况的发生,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标本溶血;结果;影响分析;生化指标

前言:人们在体检或者进行疾病筛查时,临床检验是必须要经过的一个环节,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则是医院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的标准与依据。因此,医院必须保证临床检测环节中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强化管理。此外,对于临床检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影响因素,也需要重点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规避风险,降低失误率。其中,标本溶血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因血溶的出现,会改变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对于临床检验会出现干扰因子,继而对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体情况,本文将展开针对性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的健康体检者均为随机选择,共计56例,每位患者血液采集后,分别注入2个试管,总剂量共5ml。根据相关要求,所有血液标本无乳血、溶血,通过对每份血液样本的不同处理,分组试验。

1.2方法

在所有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并且处理完毕后,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临床生化检验,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在仪器的选用上,其精密度要高,选用的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另外选用湖北吉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倍特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和RANDOX定标血清,经检查有效期,均可以正常使用。其次,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生化检验的要求,具体检测的指标共7项,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血糖(GLU)等。在观察组血液标本检验前,需使用震荡器完成人工溶血处理,按照3000r/min的标准在室温下进行处理,后经过10min的离心,将血清上层分离,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按照以往操作,将对照组血液标本静置在室温下,维持30min的时间,按照4000r/min的标准,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5min,后获取血清,完成相关指标的检测。为确保两组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重复5次测量,具体数值以平均值为准[1]

1.3观察指标

在血溶标本与正常标本的检验后,分别对各项指标检测值进行整理,比较相互间存在的差异,从中分析血溶标本的检测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两组标本在AST、ALT、LDH检测结果比较中,血溶组偏高,在ALP、GLU检测结果比较中,血溶组偏低,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两组标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AST(U/L)

ALT(U/L)

ALP(U/L)

GLU(mmol/L)

LDH(U/L)

血溶组

59.52±1.43

69.53±3.47

96.63±6.81

3.78±0.24

144.83±7.51

常规组

45.62±1.54

55.62±3.54

126.35±6.37

4.93±0.96

104.62±8.67

T值

15.6324

17.536

18.523

5.624

22.9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标本在 Tc、 TG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中,血溶组为4.38±0.62mmol/L、1.32±0.42mmol/L,常规组为4.31±0.65mmol/L、1.34±0.54mmol/L,组间数值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临床检验多见于血液标本的检测,而标本的质量则是临床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在血液采集工作完成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并移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另外,对于标本离心的时间、静置时间等均存在明确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对临床检验的要求更加严格,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针对临床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展开了详细的探究,其中,溶血就是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据研究发现,红细胞的破裂是溶血现象发生的主要阶段,期间,细胞内容物混入到血清当中,因此在观察血清颜色时,会出现淡红色[2]。此外,有关溶血现象的发生,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存在体内溶血与体外溶血之间的区分。其中,体内溶血出现与患者对诱发溶血类药物的使用有关,对于一些恶性疾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现体内溶血的现象。而体外溶血则是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人为操作有关,如:标本送检途中剧烈震荡、水浴箱温度控制水平高等。

在本次研究当中,分别将正常的血液标本与血溶后的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从检验结果的显示上来看,多数指标存在差异,除 Tc、 TG检测数值相近外,其他指标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血溶的出现,会影响到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在临床检测中,医院需加大各项操作环节的人员管理,包括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血溶的发生,确保临床检验的有效性[3]

参考文献

[1]田丽春,杨琦,张兰,陈义兵,韩冉,寿好长.干化学分析仪监测血液标本溶血指数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09):1121-1124.

[2]黄少敏,黄炫杰,罗玉梅.急诊护士对预防静脉血标本溶血的知信行调查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5):494-497.

[3]吴红霞.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4):3486-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