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谈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对

刘蕊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园突发事件的分类及高校易出现突发事件的类型等方面的讨论,提出了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高校安全问题关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关乎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校园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同样提到了加强安全问题。要有危机意识,同时要有危机应对管理和公关。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日益增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而学校作为育人的载体,怎样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问题的解决,从而保障学校的良好学习环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同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也有重大意义。

一、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

  1.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 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 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 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二、校园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料的、可能对师生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同时影响着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安全。校园突发事件出现的具体情况如下:

1、学校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

2、学校食堂提供的餐食、饮品等引发的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3、学校公共设施出现的安全事故;

4、学校开展集体活动时出现的踩踏等意外事件;

5、学校组织外出活动时发生的意外事故;

6、学生自身因某些原因而出现的自残、自虐、自杀事件;

7、学生非正常教学期间发生的意外事件等。

8、网络舆情影响学生的意外事件等。

近几年,各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17年5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因情感问题发生的故意伤害事件,2013年发生的上海复旦投毒事件等等,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到,现在在校大学生思想非常的活跃,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同时对代新鲜事物也有独到见解,但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处理事情时想法有些简单,不够冷静,容易偏激,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承受能力比较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比较脆弱”,同时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但又盲目过于自信,所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学习、感情、生活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等,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高校大学生多发的突发事件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习惯不同,年轻冲动,易出现矛盾而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学初始,很多大学生往往都是第一次离家住校,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有些学生本身心理就会焦虑,再加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很多学生又比较自我,不愿意去适应宿舍生活,我行我素,势必会与宿舍同学发生矛盾、口角,更有甚者会大打出手。

2、因情感问题而发生的事件。有些学生因为失恋、男女朋友发生口角、误会、矛盾,导致精神异常,想不开,从而产生自残、自杀轻生等问题,更有甚者还出现通过极端方式报复对方的事件发生。

3、因自卑的心理而产生的事件。由于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来自贫困地区,在思想、生活上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很多学生会有自卑的心理,从而导致因自卑产生的心结引起的矛盾。

4、学习、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事件。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对择业的恐慌或找工作的四处碰壁,心理压力过大而发生的事件。

5、学生因不遵守校规校纪,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引发的火灾事故。很多学生对宿舍禁止使用违规电器的规定根本不在意,不遵守,私自在宿舍继续违规使用,从而导致电器功率过大引起火灾。

6、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事件。

7、网络舆论事件。由于时代进步,网络越来越发达,随之而来的网络舆论也在不同程度的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

对于以上种种安全问题,我们各个高校都要提前对突发事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危机预案

危机预案是在危机来临前,将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提前做好应对的方案,以便在将来情况发生时,能更快更好的解决。对于高校来说,制定一套完善的危机预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可以按照预案进行处理,同时也为一些新出现的突发事件处理赢得了缓冲时间。

(二)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的解决能力莫过于平时多组织学生开展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在面临危机时能够做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平时组织的防灾难演练,比如在地震灾难演练时,告诉学生应该如何逃生,如何利用一些东西来保护自己,在第一时间营救自己。火灾演练时,可以训练学生如何使用消防器具,用什么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浓烟所伤,怎样可以让消防人员第一时间找到你营救你。如出现网络危机时,怎样可以第一时间避免或减少网络舆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三)对待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用危机预案,如是地震、火灾等事件,尽可能将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如遇其他突发事件,学校相关人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同时学校要派专人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并获取真实信息,对事件作出相关的调查,提出解决方案,防止事态进一步的恶化。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及学生心理,必要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因突发的事件而带来的紧张情绪。

总之,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模式非常的重要,它为高校正常运转的提供了有力保障。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事件的管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高技术,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朝鲜、付玉杰. 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探索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2010,(1)

[2] 杨华. 浅议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构建和完善[J]. 新西部. 2016,(15). 112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