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2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分析

闻芳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21004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交通方式的改变,汽车保有量相对具有较大的提升,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交通拥堵、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新能源汽车利用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来源,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要求,同时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噪音小,不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优势,有利于环境的发展。文章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说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要点。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要点

1新能源汽车及发动机的发展概述

目前国外的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相对较长,整体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较高,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属于起步阶段,在发动机的研究方面我国经过数年的尝试已经能够形成规模,具备推广发展的条件。在北京、广东、贵州、河北等省份已经纷纷取得成果,部分企业也在积极拓展与外国先进企业的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量产化,在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系统已经开始普及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混合动力车是目前的主流模式,不仅配置有电动车,同时也有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这样两种系统可以互为补充,调节高速和低速的运行状态,合理控制动力输出,优化能源消耗问题。该技术的应用主要优点是降低运营程度,能够在保证更长的运行里程数,同时增加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因此不需要在城市再次建设充电站,降低部分资金支出。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资源存量逐渐较少,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民环保意识逐渐提升。汽车排放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巨大,并且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迫切需要选择合理的汽车动力来源来满足汽车的动力要求。

2常见的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分析

2.1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将电力储存在电池中,利用电池放电来为汽车提供动力,因此这一过程虽然实现了环保零排放,但对于电池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而近年来对于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能够得知,目前市场中许多纯电动汽车都存在着电池过度放电或电池放电效率较差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市场中的车用动力电池质量普遍难以达到有关标准,因此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使用寿命较短,这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来说显然是不利的,甚至也是导致纯电动汽车销量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2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故障问题

相较于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型新能源汽车在驾驶过程中还是以汽油燃料为主,但在这一期间因为电力系统能够参与到汽车动力执行,也就是电力辅助系统运作,能够大大节约汽油消耗量,并且电力辅助系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发动机运行错误的概率,发动机与电动机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运作模式能够在减少汽车动力油耗的同时提高运作效率。但油电混合型动力汽车也可能出现故障,常见的故障有以下:①蓄电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运作初始阶段将动力电池作为主要动能来源,在汽车运作达到一定速度后便会切换到辅助系统,发动机为主动力支持汽车的运作,但在运作初期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够稳定,动力输出也存在起伏,,便有可能是蓄电池存在问题;②点火系统。混合动力汽车若出现无法点火的现象,多数是由点火系统故障引起,对此需要对火花塞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③发动机问题。发动机方面常见的故障有点火装置、接线口、油路油箱等,根据这几项进行排查便能够确定故障点和故障起因,从而及时维修。

3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关键技术

3.1纯电动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纯电动汽车故障维修技术主要围绕着动力电池,电池输出不足、效率不高等情况较为常见,相对为电动汽车的维修技术来讲,电池的保养以及维护更加的重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保养及维护,首先要保证动力电池不出现亏电的情况,电池亏电会使电池内部硫酸盐化,并且附着于电池内部极板,长时间亏电会影响电池供电效率,降低电池寿命。

3.2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3.2.1发动机维修准备工作

第一,在发动机维修工作前,需要对发动机外观方面进行清理,确认发动机整体状态,以高压水枪对发动机外部进行清理,将附着于发动机外部的灰尘以及油渍清洗干净。第二,对车辆传感器(主要包括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应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这三类传感器能够了解目前发动机的动力状态,通过对传感数据状态的分析实现故障的检测。在安装传感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传感器安装稳定、走线规范,避免发动机测试过程中出现传感器掉落的情况。第三,对检测车辆胎压进行检测,保证胎压正常。第四,对检测车辆发动机进行配重,尽量保证配重载荷与车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各个轮胎轮荷相差小于15kg。主要对检测车辆左前座椅、后备箱、后座椅进行配重。第五,确定数据观测点。

3.2.2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

第一,首先对发动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原因之后,针对发动机具体问题进行拆解。第二,发动机的拆除与更换。有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的拆除,与一般类型的汽车发动机拆解步骤有一定的不同,首先对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的传感器和各线路进行拆除,并且从蓄电池上拆下地线。第三,拆除冷却液连接,首先需要将汽车空调调至暖气档,然后拆除连接发动机的冷却液连接口,将里面的冷却液进行容器储存。然后拆除进气管电预热塞接线、热敏传感器接线、电源接线等相关接线。将连接发动机的接线全部拆除。第四,松开连接支架的紧固螺栓,将吊带上的紧固螺栓与发动机连接,通过天车进行运输,将其放置与实验支架上,拧紧螺栓,保证发动机的稳定性。紧接着安装与发动机相连的两个半轴,将两个半轴固定于支架两个圆孔之间,最后将所有的螺栓拧紧。第五,使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以数据的形式传递到计算机,通过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进行相关部件的维修与更换。

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着,汽车的使用频率和数量都在逐年递增。对于新能源汽车维护这一阶段,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并且可以运用相关技术手段来排除故障,全面提升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及防护效率。

参考文献

[1]濮晛.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8):92-93.

[2]宣峰.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研究[J].河北农机,2019(12):96.

[3]李伟良.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浅析[J].时代汽车,2017(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