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李思远

37132219911207****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房屋建设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之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发展挑战,在房屋建设行业尤其需要注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技术。本文也将立足于房屋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技术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进而满足房屋建筑施工的实际要求。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一)容易出现裂缝

基于体量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环节需要格外注意对施工程序的严格控制,细化细节管理,避免出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随着大体积混凝土体积的持续扩大,环境温度带来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问题,所以内部的水热化问题相对较重,在施工之中也无法有效放热。如果没有做好保湿处理,就可能会因为温差效应造成裂缝的出现。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对于裂缝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没有及时修补裂缝,就会对后续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工艺相对复杂

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所涉及的环境相对复杂,在施工之中难免会存在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且在施工作业中需要做好养护温度的控制,保障混凝土搅拌的合理性。在施工中,材料种类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操作不难,但需要控制的细节较多,对施工作业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具体见表1所示。在施工之前要与搅拌站充分协商,确保材料供应的连贯性,杜绝对后面的施工造成负面影响。在试配环节,因为原材料包含了低热水泥、收缩性小的水泥、微膨胀水泥等,都需要重点考虑,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确保可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原材料之中对于外加剂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添加一定的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的实际用量、改善混凝土特性、减少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同时延缓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混凝土之中添加一定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特性,并且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的实际用量,减少水化热。但是需要注意,粉煤灰的选择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可以考虑使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选择10%-12%的U型混凝土膨胀剂添加其中,以满足超长结构的无缝施工要求。外加剂相对简单,不过因为选择规范与标准上的多元化,加上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要考虑到具体的位置特点和施工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做出针对性的选择。

表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

水泥

粉煤灰

外加剂

混凝土膨胀剂

质量控制

能够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做好原料把控,开展取样试验,并且严格进行检验检测

品种多,掺量较小,需要进行取样试验

基于施工的实际要求,从而做好品种与类别的合理选择,并且做好保湿养护处理

(二)落实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来做好整体质量的把控。这就要求充分重视配合比,确保水泥和掺合料等材料的适量性,满足具体的要求。并且,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强度都需要满足施工技术需求,配置顺序不允许出现差错;水和水泥的实际使用量都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混凝土水化热问题的出现,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中。另外,水泥使用量的试验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明确配合比,同时针对抗拉与抗压强度等做好对应的测试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也不会影响使用性能。在明确配合比之后,就可以将水泥的整体使用量确定下来。在凝结之后水泥会出现较大的收缩变形概率,如果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就会进一步扩大裂缝,需要在施工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大体积混凝土拌制、浇筑及二次振捣

第一,在搅拌过程中确保硬度和强度,以此为前提考虑粉煤灰的适当添加。这样不仅可以将搅拌时间延长,也可以降低水泥的实际使用量,促进经济效益和施工时效的全面提升。

第二,合理选择浇筑方法,一般来说会用到全面、分段以及斜面等分层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浇筑中不允许中断,需要采用临时浇筑的方式,因为浇筑好第一层之后要及时进行清洁处理;第二层浇筑需要在第一层实现初凝之后再进行。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散水热化的现象,有利于实现对浇筑时长的合理控制。

第三,避免裂缝的出现。如果浇筑时间过短,容易在分层浇筑之中出现裂缝。在实际的浇筑环节要做好系统化的考虑,合理控制浇筑时间。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对钢筋疏密、预埋管道等方面的控制。

第四,实行二次振捣,尽量减少层与层之间的间隙,提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凝聚力,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开展二次振捣可以有效处理混凝土浇筑之后的水分与缝隙,避免在沉降过程之中出现裂缝,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达标。

(四)落实混凝土养护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格外关注养护工作。在浇筑振捣完成之后,选择使用土工布覆盖的方式,然后添加晒水处理技术,按照风力、湿度、温度等对应的情况控制晒水量和水质,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让混凝土处于相对较好的养护环境。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应该落实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压实处理工作,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其次需要合理进行保湿处理,并且使用对应的涂刷涂料,避免水分出现过快蒸发。另外,要监测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状态,设置好对应的温度监测点,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实际的温差,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于温度的有效控制。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会面临施工难度大、工程涉及内容广泛的问题,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并且针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实现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的养护处理,确保满足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治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9):122+124.

[2]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3]田云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27):31-32.

[4]苏志彪.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23-124.

[5]黄建忠,罗秉乾,张健.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运用中施工质量风险控制技术[J].砖瓦,2020(0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