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探讨

马强州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 要: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场所的施工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就是空间有限。在有限的空间当中施工属于一种特殊的作业环境,非常容易引起中毒、窒息、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等等方面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将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水平。面对这方面问题,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在未来需要加大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本文主要针对于建筑工程各个方面责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对责任的剖析来更好的提升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限空间是指建设工程一些出入口比较狭窄或者完全封闭的位置,这些位置由于通风不良再加上使用建筑材料,因此非常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等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地下管道、涵洞、地下工程等等。

  1.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常见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1. 中毒或窒息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作业场所通风不加,因此很多时候氧气含量不足,这将会导致有限空间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窒息气体积累到极高的程度,进而导致有限空间内部施工人员出现中毒和窒息[1]

    1. 高空坠落

一些施工场所的环境较为复杂,很多时候也会在高空进行施工,在高空吊篮上,也属于有限空间作业的一种。在这种施工环境下,容易受到人为影响或者作业环境影响,进而产生高空坠落事故。

    1. 物体打击

一部分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经常有施工人员作业之后不清理物料或者施工工具的情况。同时监管人员很多时候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对这些位置进行详细的检查,这就造成了在传送物料、工具,或者完成其他作业的过程中发生物体打击问题。

    1. 触电伤害

在有限的施工空间开展临时用电作业过程中,由于很多时候接电人员的操作并不专业,或者用电场所的用电条件较为一般,经常出现电线漏电的问题,进而造成人员发生触电。

    1. 坍塌伤害

建设工程有时需要挖掘基坑、基槽、孔桩等等,这些位置的施工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而很多时候由于支护措施不到位、周边土体沉降等等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坍塌事故随之出现[2]

  1. 施工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策略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程建设与相关法律的要求与归档,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员与职责范围。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其中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出现能够极大的约束施工人员在有限空间当中的操作,避免施工人员由于施工素养不足而出现危险。

    1. 制定专项施工作业方案

施工单位在作业之前需要根据有限空间施工的整体要求进行分析,其中主要考虑的范围包括施工作业要求、工艺流程、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分析施工作业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危害因素,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安全性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方案出炉之后还需要得到审批与处理。针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威胁还需要做出详细分析,在方案当中明确各方面危险的处理方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危险有害因素,明确作业人员、作业流程、作业工艺,提出针对于不同危害的防护设备以及监管策略。作业人员应佩戴劳动保护用具,例如防毒面具等等,相关安全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完成这方面工作的监管。最后则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明确作业应急相应措施、了解人员自救以及互救要求,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检测方式等等相关要求。

    1. 加强培训教育

建设工程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有相对应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相关管理能力,熟悉整体作业流程,可以对风险进行辨识与控制,了解自救与互救相关知识。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监护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开展不同方面的培训,要求这些人员工作素质可以满足工作的整体需求。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安全方案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安全设备等等方面的教学。有限空间作业之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流,保证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多方面教学,比如说基本的急救知识、事故防范措施等等[3]

    1.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施工单位需要对本工程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有限空间进行全方面的排查与处理,明确有限空间类型以及整体数量和可能存在的危害与风险。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判定究竟是什么类型有害因素造成的危险,判定作业风险是否可能会导致出现窒息、富氧、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等伤害,还需要对有限空间的整体结构进行检测,测试结构稳定性,避免出现内部结构坍塌伤害。除了这些内容之外,用水用电安全也非常关键,一旦发生漏水漏电,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是毁灭性的。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以及风险评估管理台账,能够随时对施工位置的危险进行分析与测算,保证危险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台账当中包括: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估记录、作业方案审批记录、人员培训记录、检测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应急演练记录、事故管理档案等等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施工原则,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站在安全管理制度出发,对人员、设备、应急救援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方面考虑。同时,针对于日常检查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需要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整改与处理,从而更好的提升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汪义亚. 班组环境 作业环境 职工行为 绩效考核 我们都是“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防城港项目部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素描[J]. 班组天地,2020,(04):25-27.

[2]陈宇财.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J]. 低碳世界,2020,10(02):204-205.

[3]雷建芳.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过海顶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以翔安新机场片区为例[J]. 河南建材,2019,(0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