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腔镜乳腺癌保乳根治手术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3

全腔镜乳腺癌 保乳 根治手术技术研究

刘伟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27140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早期保乳手术进行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调选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进行研究,选择80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设置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乳房全腔镜乳腺癌保乳根治+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早期乳腺癌,选择全腔镜早期保乳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乳房美容;临床研究


乳腺癌在临床上为常见,《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乳腺癌为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二大癌种,每年全球新发病率为208.8万,死亡62.7万,我国发病率位于全球120位。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变化,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乳腺癌对于女性来说会造成极大的损伤,这种疾病是中美两国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这种疾病在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由于医务人员控制状况良好,患者的死亡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不仅得益于乳腺癌筛查早诊制度的建设,也得益于现代化医疗治疗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早期乳腺癌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而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目前临床上建议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随着社会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后已经不仅仅将治疗目标放在挽救患者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乳房的美观度依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也是我国近年来保乳手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大多数女性患者在接受手术时都会要求尽量保留乳房外形。在这样的环境下,保乳手术已经成为了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选择。本次研究探究分析在进行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时,将全腔镜早期保乳手术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选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进行研究,选择80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设置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1~46(28.52±6.26)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2-45(27.96±5.95)岁;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患者资料符合实验标准;患者知晓自身资料被调取可能性;患者符合乳乳腺癌诊断标准;患者资料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验证。
  排除标准: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基本资料不满足本次实验要求;患者由于主观因素可能无法进行后续的实验调查或参加后续随访。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基本资料由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将其录入Excel表格,并确认患者资料可进行后续的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常规的开放保乳手术,在患者乳晕边缘进行皮下注射美蓝,对其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时以患者肿瘤组织中心做以弧形切口,对患者乳腺癌病灶进行扩大切除,切缘需要到患者肿瘤病灶的两厘米以上,并且将切除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选择早期保乳手术进行治疗,于患侧腺体内常规注射美蓝,对其进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时在患者的乳房表面做出相应的标记,应用腹腔镜免气腹手术器械,将患者的乳房与表面皮肤悬吊,为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手术空间,于患者腋窝顺皮纹做小切口作一2cm左右的出口,采用隧道器对患者腺体浅层以及皮肤进行分离至入单孔腹腔镜手术器械将患者的肿瘤组织切除后,送至病理科接受检查,若切缘为阴性,则腋下切口方便对患者进行常规淋巴结清扫,而如果切缘为阳性,则需要扩大切除范围,直至切缘为阴性。

1.3观察指标

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进行全面记录确认患者的恢复状况。同时记录患者的乳房美容优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资料统计选择软件SPSS 22.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医务人员记录患者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并分别采用卡方值和T值进行检验,判断最终P值与0.05之间关联,P<0.05,则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则说明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更优,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

时间(d)

手术时间(min)

实验组(n=40)

27.14±2.12

4.36±0.63

33.54±3.63

对照组(n=40)

53.03±1.98

8.14±1.03

43.56±4.52

T

8.3957

9.2647

8.6274

P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乳房美容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对比

组别

总优良率

实验组(n=40)

21

15

4

90.00%

对照组(n=40)

15

12

13

67.50%

X2




9.6452

P




0.0000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乳房美观满意度

实验组(n=40)

92.63±4.32

91.36±5.14

86.65±5.36

对照组(n=40)

68.51±3.65

68.74±5.78

62.36±6.64

T

9.2894

8.2674

12.2624

P

0.0000

0.0000

0.0000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对比

组别

血肿

伤口感染

肿瘤种植

总发生率

实验组(n=40)

2

2

0

10.00%

对照组(n=40)

4

4

0

20.00%

X2




9.5995

P




0.0000


3效果及评价

乳腺癌在目前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虽然这种疾病在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由于医务人员控制状况良好,患者的死亡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不仅得益于乳腺癌筛查早诊制度的建设,也得益于现代化医疗治疗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临床上在进行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是肿瘤扩大切除范围以及大范围的区段切除术较为常用,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进行更大范围的象限切除术,就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当然十分容易导致患者的乳房局部腺体出现损伤,进而引发患者尤其是放疗后乳房出现皮肤塌陷和变形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将蒽环类、曲妥珠单抗(HER-2阳性者)作为基础的方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化疗、靶向治疗中,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效果虽然对患者产生的治疗总有效率良好,但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康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或有可能延误手术的时机,出现病情的进展。除此之外,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并不能保障其残腔得到有效的缝合,就会导致患者的腔内压力异常,不利于患者的切口恢复。

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所选择的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3],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时,通过肿瘤扩大切除的方式对患者起到疾病治疗的效果。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升,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不仅对于手术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还希望在手术完成后能够保留自己的正常乳房状况和美观度。在传统的手术方案中,有许多女性在接受手术后,乳房的状态会出现明显的缺失,而这种现象则会导致患者对于自身产生极大的自卑,许多女性在手术后都不愿意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对于患者的正常心理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4],乳腺癌根治术由于术后的美观度不足,逐渐被临床上的保乳手术取代。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机体功能受损较轻,而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疤痕发生的状况也能够得到控制,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美观度和最终的手术质量[5]

既往外科医生认为,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大,手术的效果就越好。随着保乳手术的出现,颠覆了这一传统的观念,许多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保乳手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的生存状况无明显差异。这种手术追求的是通过有效的手术再完全切除患者肿瘤的前提下[6],将患者的乳房外形尽可能得到保护。美国肿瘤外科协会2014年提出了,保乳手术的阴性切缘应遵循“No ink on tumor”原则,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降低局部的复发率。因此,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应该按照“No ink on tumor”原则,切除最少的乳腺组织,尽可能地保证乳房的美容效果。这种手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根治病灶、创伤较小,并且患者在手术后也能够有效保护乳房的外观,有助于避免患者由于乳房缺失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创伤和不良反应,使患者面对今后的生活时更加积极[7]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切口的选择一方面来说需要方便手术操作,另一方面还需要遵循术后形体满意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单接口或者双接口。在对患者进行切割时,需要距离患者肿瘤边缘至少2mm取病理切片时避免采用电刀,避免出现结果假阴性的情况,在进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清除时,需要严格遵循乳腺癌根治术的操作方式,应当尽可能控制并发症,并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的支血管和神经。注意在手术完成后保持患者的皮下负压,避免出现盲区引发皮下积气或者积液的状况发生,在手术完成后,按照患者的个体状况为患者设置合理的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的方案。

综上所述,治疗早期乳腺癌,选择全腔镜早期保乳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欣,刘维,荆海红. 早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2021,36(05):793-795.

[2]刘进健.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4):23-26.

[3]李婷,王斌,张英. 乳腺癌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5):582-583.

[4]施丽娜,费杨虹虹,司婷婷,朱郭增,孙占轩,姚宁. 保乳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降压素和神经降压素受体1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09):2175-2178.

[5]董菊红,林芝廷. 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治疗对效果、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21,41(02):80-81.

[6]刘洋洋,宁丞君,李国强.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 中国校医,2021,35(04):292-293+309.

[7]张鑫山.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7):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