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李霞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强化风险护理的实际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1月--2021年3月纳入的5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分组观察,其中常规组28例普通护理,研究组28例强化风险护理。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风险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不良事件,保障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生命安全。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强化风险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1]。可导致新生儿癫痫、脑瘫、语言交流沟通障碍以及听力障碍。高压氧治疗效果虽然尚可,但是长时间高压氧治疗容易引起诸多不良事件,比如氧压伤、氧中毒,十分不利于新生儿安全健康[2]。因此,有必要展开风险护理,积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对患儿的不良影响,保障其健康成长。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观察主体为5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2018年1月--2021年3月,根据《实用儿科学》提出的诊断标准,结合头颅MRI磁共振或CT检查,证实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排除先心病、颅内大出血、呼吸道严重阻塞、脑部发育障碍者。遵循自愿原则,结合同意知情要求,以数字随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课题观察对象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包括16例男性和12例女性,胎龄35-42周,均龄(38.6±1.7)周;常规组包18括例男性和10例女性,胎龄36-42周,均龄(38.3±1.9)周。两组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

1.2方法

常规组普通护理,不加入强化风险护理,只需要护理人员遵医嘱落实相应的护理操作即可,而研究组基于普通护理之上加入强化风险护理措施,包括(1)创建风险干预小组,包括儿科责任护士、护士长,通过定期培训,增强其安全理念,使其明白风险护理内含、目的意义和作用。(2)风险评估。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在患儿接受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根据评估结果,健全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3)风险护理。①防止皮损。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时,必须要温柔,禁止粗暴,以免损伤患儿柔嫩的肌肤。由于氧压舱空间狭小,为了避免患儿过度躁动引起的皮肤损伤,可以适当的约束患儿四肢、躯体,需注意约束程度,保证松紧度适宜,以免患儿不适。②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进一步提高家属认知,引起家属重视,赢得家属理解、支持,以便于临床各项工作顺利开展。③妥善固定各种导管,确保导管紧密连接,以免滑脱、松脱、弯曲、受压。常规固定胃管,利用细绳缠绕胃管一圈后再打结,最后固定于脑后,认真记录患儿胃管置入深度。④密切观察患儿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比如红细胞、血小板、血钙、血钾等等,一旦发现某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立即上报、反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有无低血糖、颅高压、呛咳、呕吐以及惊厥等不良事件。

1.4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计数信息,主要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以%(率)形式表述,组间X2检验,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比于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而言,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更少,二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小组

病例

低血糖

颅内高压

呛咳

呕吐

惊厥

总发生率

研究组

28

1(3.57%)

1(3.57%)

2(7.14%)

1(3.57%)

2(7.14%)

7(25.00%)

常规组

28

3(10.71%)

2(7.14%)

3(10.71%)

2(7.14%)

3(10.71%)

13(46.43%)

X2

-






10.027

p

-






<0.05

3.讨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通常是因为新生儿围生期由于血氧不足而引起的一种脑部病变,多见于羊水异常、宫内胎儿窘迫、脐带绕颈、产程延长等原因,在早产儿、足月儿群体中均可发生,使得新生儿神经细胞损伤不可逆[3]。高压氧疗法能够有效保护患儿神经系统,促使其氧分压、动脉血氧提高,从而为脑部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氧支持,纠正酸中毒,促使其能量合成增加,避免细胞内大量生成酸性产物,以此来控制颅内高压,疗效优越。但是长期高压氧治疗期间多数患儿容易哭闹不止、躁动,加之各类导管留置,极大的增加了患儿治疗风险[4]。因此,强化风险护理服务,意义重大。

强化风险护理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比较新颖的干预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判断患儿临床诊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规范临床医护人员操作行为,将风险事件的处理关口前移,变成事前积极预防,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儿安全健康[5]。本研究对照观察,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25.00%显著少于常规组46.43%(p<0.05)。强化风险护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操作,使其主动识别、控制风险,提前预防,将不良事件扼杀于萌芽状态,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保障患儿治疗安全。

总而言之,强化风险护理作用重大,能够帮助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值得现代临床广泛普及。

参考文献:

  1. 贾慧芳. 新生儿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 07:144-146.

  2. 田昕, 陈小芹. 高压氧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慢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NBNA评分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0(9),1402-1403,1406.

  3. 卢国辉, 林志慧, 黄景泉. 分析羊水污染、宫内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关联性[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9, 010(005):25-28.

  4. 陈文清, 龙颖, 马晓利. 高压氧辅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86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024(009):98-100.

  5. 陆小娅. 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25):P.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