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整合医学—三论创建新医药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6
/ 2

中医药整合医学—三论创建新医药学

吴淑芳 丁惠萍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宁夏 石嘴山市 753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们国家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视性越来越高,相关的从业人员应该更进一步的总结经验从而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实现中医药发展的第2次完成。本篇文章将以推动新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新药学目前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及新医药学所遇到的困惑进行思考;将重点探索线在中医药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以及整合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研究实践以及具体内容和未来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医药学;中医药整合医学;三论创新

引言:科技的发展,让现代医学的治疗水平以及治疗范围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古典医学的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将二者相结合所得到的中医药整合医学可以取其二者的优点,将其发挥到极致应用于医学医药之中,这将对医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将以中医药整合医学的背景研究实践和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内容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1. 中医药整合医学提出的背景和研究实践

对于中西药来说最主要的差异就是来自药物成分中的化学成分。既中药复方中所具有相似化学成分的化合物总和。其主要表现在对研发的途径,以及治疗特点和药物表达形式之中。而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药方之中可分为几种或十几种有效的部分,所以将这些有效的药用部分进行归纳整合,从而让这一部分的药效可以分离出来。而这其中又包含许多物理体系和化学物质基础,并且有这多维化的化学核心提取技术。

中药处方当中,有效部分的理论这一观点提出也推动了中药处方剂中化学层次研究的发展,并且很快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所以在这一化学研究体系中,将物理基础和药效有关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而提取出药效之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而相对于西医中的西药来说,中药当中的化合物质是纯天然的,理论上大部分成分对人体在治疗当中有很小的危害,并且某一些药物的价格也十分亲民。但是中药却不能像西药,有靶向定位定点治疗的作用,所以目前另一方位的重点研究就是将靶向治疗与中药相结合,让中药的优势也能发挥到靶向治疗之中。

所以为了建设目前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就必须做到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在运用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优点之上,将其与现代科技效果相结合,从而与新科学、新发展、新领域的方法应用在中医药之中,让中医药的特色发挥出来。在这之后也要不断的去研究和创新一些新现代的技术,从而为更进一步的中医药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内容

  1. 药物生物系统

对于西方医药学来说,其在生物学的知识框架下发展了系统的生物医学和药理等思维方式,从而在很多学科的研究上突破了很多难题,并且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而系统生物学又是对生物体系中的组成成分,以及互相连接形成作用所形成的生命网络进行预测和研究的。并且生物系统也把生物体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相关的因素作为药物的干扰项,反而所注重的是单一药物分子,在使用前后对生物系统的整体影响和反应。而对于中药体系来说,它的本质是将人体的复杂系统之间形成一个关系网,从而合并成一个更高的体系,这就与西药西医形成一个很大的差别。所以以需要的研究模式进行研究,将中药的体系和观点进行相结合,所进一步发展药物,对系统复杂性的治疗研究是目前的重点。

  1. 化学物质组学

化学物质组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之下,作用于生物系统之中的外部扰动系统,所有的化学物质和成分的集合体。而化学物质学又是一种将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变化与生物体系内的变化和响应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以中西方药理药学的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学方法。最主要的运用方法是,将中医药之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化学物质,并且以物种活性为导向进行筛查,从而筛选出最小化学组成,但具有最高疗效的化学物质。

  1.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

对于系统生物学来说,它的本质与基因和蛋白组学有着实质性的不同,主要的区分点是系统生物学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它将把系统内不同性质的结构要素进行整合并放在一起研究。所以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系统生物组要实现对基因细胞组织以及各个层次之中的不同整合。而系统生物学的特点是,将水平研究和垂直研究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三维的研究,这一点将对于中医药整合医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医药整合医学的展望

对于中医药整合医学来说,它是将现有的中药和西药医学不同层次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与技术,是将现代科技与中西医结合解决复杂性疾病的方法。具有很多符合中国中医特色的方面,不仅可以让治疗达到整体性和局部性的表达,也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特点。
而对于中西药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则需要往医学所需要方向这种发展。其主要的发展目标是新医学的发展目标 ,为的是将中西医相结合,从而提升新的科学高度,所以具体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中医的体系和病症的特点相结合进行发展,并且将生物标志体系进行全局制定,让组织病变和部分器官的治疗,也可以得到定点的靶向治疗。

  1. 结束语

对于目前新医药学来说,中医药医学和现代医药医学相结合是目前的大发展趋势,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难点。这对于现当今的科研人员来说,应该迎难而上,努力攻关难点和问题,将新一轮的医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抓住进一步提升中西药结合整合的优点并为新医药医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国安,王义明,曹进.多维多息特征谱及其应用.中成药,2000,22(6):395-397.

[2]罗国安,王义明.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体系.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999.1(1):16-19.

[3]罗国安,王义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药效相关性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199,1):11-15.

[4]罗国安梁琼麟,王义明生命分析化学展望.药物分析杂志,2004,24(1):100- 105.

[5]曹进,王义明,罗国安,等. 中药指纹图谱及其建立原则.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3):200-203.

[6]曹进,王义明,罗国安等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分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1 3(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