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对应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能级对应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刘秀琼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409000

摘要:此次探究的目的是专门针对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护理中所出现的能级对应管理以及其运用价值。探究采用的方法则是选择某医院所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数字随机抽取的方法将这些病人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每组人数分别为15例。针对研究组病人运用能级对应管理护理的方法,对参照主病人运用常规护理的管理方法,将这两组病人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和风险事件出现的状况进行比对。最后所得出的结果就是研究组病人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比参照组病人护理满意评分高(P<0.05);研究组病人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要比参照组病人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低(P<0.05)。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运用能级对应管理护理的方法,能够将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可以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当中大量运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患者;能级对应管理;运用

由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时间推移,我国也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因为人们生活方法出现改变,饮食结构也随之出现变动。现代化社会当中有很多群体存在脂类以及糖类食物过度适量的情况,再加上如今出现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压力大以及过度疲劳等都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生,在心血管内科接待的很多患者当中,大多数都是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并且这类病人普遍出现病情很严重,发展速度快,合并症状多的特征很容易发生风险事件,对于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大多都是老年人,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非常多,例如生活习惯不够规律或者饮食结构缺乏合理性等,这些都会导致和诱发心血管疾病经常遇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为了更加了解能级对应管理的一些价值和积极作用,某医院专门针对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运用能级对应管理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基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一个月内在某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使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并且每个组人数分别为15人。选择这些患者的条件是:第一,要求年龄在18周岁到84岁之间的患者。第二,达到临床表现的病人。第三,这些病人神志要保持清醒。选择的排除条件为:第一,交流受到限制的患者。第二,没有办法配合此次探究全过程的病人。第三,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病人。在研究组病人当中,男性有7例,女性有8例,年龄分别在47周岁到7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24±8.97)岁,在这些患者里面患有心绞痛的人有3例,心力衰竭的人员有2例,急性心肌梗塞人员有4例,其他病患类型的人员有6例。在参照组病人里面男性患者有9例,女性患者有6例,年龄分别在48周岁到79周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6.21±7.89)岁,在这些患者里面心绞病人员有4例,心力衰竭者有3例,急性心肌梗塞人员有4例,其他患病类型人员有4例。以上所有患者都对此次研究目的知晓,并且自愿参加。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类型方面的数据差异对比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结果对比。

1.2研究方法

针对参照组病人所采用的方法则是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其中包含日常的检查以及药剂服用和病房清理消毒等操作基于此,对研究组病人所采用的则是能级对应管理护理方法,其具体护理对策有这些方面。

第一,住院前的准备护理工作。医护工作人员在患者住院之前,需要提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住院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件,重点关注能级对应管理对其起到的积极作用,将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程度提高,其次,还要为其介绍医院的有关情况,带领病人对病房环境进行了解。

第二,医院规章制度的管理工作。医护工作人员在开展护理管理期间,一定要严格根据医院所建立的条例以及规章制度,通过正规操作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比如对患者进行药物发放之前需要谨慎检查药物的类型以及服务时间和用量等。为病人进行静脉滴注过程中,需要熟练把控好注射量以及滴速,以免患者由于速度太快而产生不良反应。

第三,加强病房巡视管理工作。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病房进行巡逻检查,巡逻检查内容包括病房的湿温度以及注射药剂有没有发生渗漏等问题。巡逻检查结束以后要填写有关报导,客观将真实的护理情况填写进去。

第四,针对风险问题进行护理。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注意病房、卫生间以及走廊等区域的清洁卫生,确保地面没有水渍,同时在有关位置还要张贴提示用语,提醒患者小心路滑等。其次,还要提醒其适当的进行翻身,定期为其更换床单被套,以免患者发生压疮。

1.3观察指标

此次探究的观察指标则是将研究组患者以及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进行比对。同时还要比对这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状况。

1.4解析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探究所获得的数据开展计算处理工作,计算资料则为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使用n( %)表示,用χ

2检验其结果,计量资料则为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614d5c9ab6b45_html_1ac0fbf2d270ecb0.png 表示,结果则用t来检验,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通过护理可以得出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评分要比参照组病人护理满意评分高,表1则代表研究组和参照组这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状况。

表1 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614d5c9ab6b45_html_1ac0fbf2d270ecb0.png

组别

例数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

研究组

15

61.15±2.24

88.26±2.24

参照组

15

1.87±2.24

75.35±2.24

t

-

1.5556

12.6261

p

-

0.1234

0.0000

2.2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通过护理之后,研究组病人发生一例意外跌倒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3.33%(1/30),参照组病人发生3例意外跌倒,2例坠床以2例压疮,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则为23.33%(7/30),由此可以得知χ2值和P值,这两组患者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比对上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是各个医院大内科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含心绞痛、猝死以及心力衰竭、心率不齐以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这个科室所接待的患者会出现病情非常严重的特征,因为人们经济条件有所提升,对于医疗服务水平也越来越严格,而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却无法做到位,很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发生,从而造成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使护理工作人员面临很大的挑战。而能级对应管理则是在知道有风险的环境当中运用管理方法,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使用这种能级对应管理可以改变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理念,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能级对应管理模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所以对患者开展能级对应管理工作,除了能够将其遇到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降低,而且还能有效将医患人员以及家属之间的关系缓和。此次探究患者所在医院可以通过住院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规章制度的管理和病房巡逻检查等各项对策为患者开展服务,从探究之后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比参照组病人满意程度高;研究组病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要比参照组病人低,由此可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运用能级对应管理的使用价值要比常规护理高。

总而言之,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工作,能够将其护理满意程度提高,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其应用价值非常高,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可以大量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能级对应管理研究[J].饮食保健,2018,5(25):194-195.

[2]李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能级对应管理[J].心理医生,2018,24(14):210-211.

[3]高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能级对应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0):135-136.

[4]丁亚云, 王晶晶. 能级对应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