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流程在小儿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优化护理流程在小儿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陈泽娜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小儿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195例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家属护理质量、不良反应情况、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患儿采取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提升其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且能获得家属的高度满意和配合,不易导致护患纠纷。

关键词:优化护理流程;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护理

引言

在小儿疾病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项十分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将自身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尤其是穿刺的失败率较高,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优化护理流程十分重要,它对患儿的状态充分关注,利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有效沟通等,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提高其配合度和穿刺成功率,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降低。本文主要探究对急诊输液患儿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干预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195例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静脉输液治疗适应证;②患儿神志清晰;③具有明确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案者;④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患儿伴有智力障碍;②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者;③患儿凝血功能或免疫功能异常;④中途转院者。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97例。研究组男50例、女48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25±0.75)岁。对照组男52例、女45例,年龄7个月~13岁、平均(4.55±0.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

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以往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相关护理问题加以总结,并提出针对性防治解决方案;同时定期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及风险防范意识。②心理安慰。与患儿耐心沟通,借助语言或非语言沟通与患儿迅速建立关系,给予其鼓励、安抚,尽量减少其输液抵触情绪;通过游戏、玩具、儿歌或动画等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少其哭闹行为。实施心理干预的时候要多注意沟通,多站在小孩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忽视小孩的感受,也不能敷衍了事。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直接解释静脉穿刺的必要性,打消其心中的顾虑。同时在操作的时候要规范,尽可能降低疼痛。护理中多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引导小儿,多鼓励小儿说出内心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③准确选择穿刺位置和血管。结合患儿具体情况选择穿刺位置,避开关节处与有静脉瓣的血管,选择粗直且血流速度较快的静脉血管。<3岁的患儿最好选择走向直且暴露良好的额前正中静脉等头皮静脉,≥3岁患儿则可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④加强输液过程巡视。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强化风险管理,重点查看患儿输液的速度、体位与外渗等情况,并强化巡视宣教;同时,护理人员需明确巡视的重点对象,对病情危重、有过敏史、发热患儿需重点关注,且必须掌握输液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药液外渗与高热惊厥等突发事件的具体应对方案,一旦出现情况,立即开展风险预案。

1.3观察指标

①患儿依从性:完全依从指患儿主动配合静脉输液,无须家属协助;基本依从指患儿在输液开始时有反抗行为,1名护理人员协助或约束后可以安静配合;不依从指患儿哭闹不止,在超过2名护理人员约束后可进行穿刺操作。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家属护理质量:护理2周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家属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1,问卷回收率为100%,包括心理疏导、环境管理、家属疏导和沟通、输液操作和服务态度,每项赋值100分,护理质量与分数呈正相关。③不良反应:观察药液外溢、皮下瘀斑、液体流速异常和针头脱出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14d4c21592d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见表1。

614d4c21592db_html_b1678725a5970f28.png

2.2两组家属护理质量比较见表2。

614d4c21592db_html_585e14fe9cef3825.png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614d4c21592db_html_6132efbbccd35f64.png

3讨论

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小儿静脉输液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小儿的血管和年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较易发生穿刺失败的情况,会加重患儿的疼痛感,导致其对输液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在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需要对小儿实施全面、系统的优化护理流程干预。由于患儿存在较为脆弱、细小的血管,皮下脂肪的保护不足且存在较低的敏感度,同时由于小儿存在较差的行为控制能力,所以容易有输液外渗情况发生。即便输液外渗不存在明显的后遗症,只是暂时性的,然而由于患儿不能清楚地反馈自身情况,如果不能将输液外渗情况及时发现,并做出妥善处理,则容易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甚者会发生组织坏死情况。因此,需要有效预防输液外渗情况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对不良情况进行及时处理。面对静脉输液时,大部分患儿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为了促进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儿的具体状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其不良情绪,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优化护理流程来说,它指的是按照患儿的具体状况,护理人员需要与心理知识有效结合,对患儿实施心理疏导,进而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其配合度和依从性。国内外研究显示,对输液患儿实施心理干预,可以使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起来,有利于使患儿恐惧、焦虑的心理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疾病恢复。在进行心理干预中,为满足患儿的心理所需,所进行的各项护理操作等也更加的坚固患儿的主观感受,确保动作轻柔且迅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儿的整体舒适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优化护理流程结合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当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主动配合率,降低哭闹发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晴,陈洁.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对小儿急诊输液室管理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6):89-90.

[2]黄君燕.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32):160-162.

[3]庄燕娟.优化护理流程对小儿急诊输液室管理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3):285-286.

[4]张玉,李枝国,袁娇.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147-3150.

[5]吴巧玲.优化护理流程对降低小儿门急诊输液意外风险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