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

高基涵

汕尾市人民医院 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医院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不同功能的医疗器械,这些频繁使用的医疗器械需要及时进行养护和检修,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医疗器械的性能和作用,应当在医院中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更新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模式、改进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优化医院的器械和设备,组建相应的维修管理团队和制定维修管理的标准。

关键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前言:医院的治疗和服务离不开各式各样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本身的性能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应当重视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工作和维修管理工作,还要注意医护人员操作医疗器械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发现医疗器械存在异常情况时要停止使用和及时维修,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制度、方法、队伍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

1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问题

1.1维修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医院足够的重视,很多医疗器械的故障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维修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令医疗器械中的各种小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医疗器械频发故障。医院各临床科室虽有专人负责管理科内医疗器械,但是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和人员变动频繁,且得不到重视,导致许多维修管理制度形式化、敷衍化。比如许多急救类医疗器械都需要每日一检,仅仅依靠医院的设备科来执行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各临床科室来积极执行。然而每次设备质检时,都会发现设备日检表、常用设备维护表都是应付了事,导致医疗器械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有效的维修,严重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

1.2维修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医院中出现了很多新研发的医疗器械,先进的医疗器械对使用和维修有着特殊的要求,在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发展中,医院的维修人员和维修管理人员并没有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检查和维修的工作人员没有对器械设备的最新要求进行研究,维修管理的模式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先进医疗器械的保养需求,医疗器械的性能和效率受到了较大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隐患问题。

1.3维修人员能力较低

医院中的医疗器械是一种非常复杂、精细和专业的设备仪器,操作和养护维修等过程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医疗器械维修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但是医院中的维修人员很多都是电气工程师、机电工程师、高级技工、电工等担任的,面对医疗器械不同的维修需求,维修人员往往只了解一部分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无法满足日常养护和检查维修的要求。医院更注重培养医护人员,很少会花费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培养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更缺乏维修管理方面的人才。

1.4医疗器械维修缺少标准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维修管理的标准也不够全面和清晰。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标准能够对维修工作进行检验,维修管理人员通过维修管理标准来检查医疗器械的维修效果,但是医院并没有针对维修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指标,医疗器维修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医院中的维修人员按照各自的经验进行维修,只会让维修工作越来越混乱,让医疗器械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养护和维修。

2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方法

2.1强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第一,在维修管理方面建立工作责任制,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性能、功能和维修要求来划分维修岗位,按照维修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具体的维修能力来安排工作,保证每个类型的医疗器械都能有专人负责。同时可以配合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维修人员的严谨性,让维修人员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为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第二,建立定期维修制度,医院要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需要来划分养护、检查、维修的周期,通过定期养护和定期检查来保证医疗器械的运行效率和使用质量,在定期养护和检查中要做好除尘工作,明确各个医疗器械的检查周期和检查内容。第三,针对维修工作建立监督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能够对维修工作进行约束和监管,让维修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和检修标准展开工作,避免医疗器械的维修人员相互推卸责任,全面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维修的效果[1]

2.2及时更新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医院中新引进的医疗器械,在接收医疗器械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研究和记录,生产和提供医疗器械的厂家和企业应当根据合同要求对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完全掌握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维修方法。维修管理人员要根据各个医疗器械的要求进行检查和维修,做好日常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在发生故障后准确找到故障部位和快速解决故障问题,让医疗器械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维修管理队伍要对医院中淘汰和新进的医疗器械做好记录,对维修管理方式和维修技术进行创新,让医院中所有的医疗设备都能及时得到维修。

2.3打造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队伍

医院应当招聘维修方面的技术人才,从各个方面对当前的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保证维修人员的维修效果和维修工作的规范性,在医院内部打造高水平的医疗器械维修队伍,为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提供人才上的保障。医院在招聘维修人才的时候要考查应聘人员的维修能力和专业知识,还要关注人才的过往经历和个人特长,只有维修人才具有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在医疗器械领域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才能保证医疗器械能够得到有效维修,让医疗器械的故障问题快速得以解决。另外,医院可以邀请医疗器械方面的专家和高级维修人员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让维修人员深入了解先进的医疗机械,学习医疗器械和器械维修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磨炼自身的技术水平,让维修人员能够快速找出医疗器械出现问题的部位,在分析之后进行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维修队伍的技术水平[2]。医院还可以在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管理方面建立准入机制、考核机制和责任制度等,将各个机制与维修管理工作相结合。

2.4制定规范化的医疗器械维修标准

医院应当根据维修管理制度、检查维修流程和维修技术来制定规范的维修标准,医院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先明确医疗器械的维修指标,维修指标的确立能够保证维修的效果,让维修人员按照统一的指标进行维修,避免医疗器械在维修结束后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医疗器械维修指标展开维修工作能够让维修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全方位的维修,防止维修过程中遗漏某个关键部位。另一方面,在明确维修指标的基础上制定维修标准。不同的医疗器械有着特定的标准,维修人员要掌握不同医疗器械的具体标准,只有按照特定的标准进行维修,才能保证每台医疗器械都能在维修之后高效运行和稳定运行。维修人员按照标准进行维修还能让维修管理过程更加规范,让维修工作更加全面和专业。

结论:医院在医疗器械的检查、养护、维修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对当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中的缺点和弊端进行分析,对维修技术加以改进,通过有效和严格的维修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性能,避免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突发故障,影响治疗和服务的效果,保证医院的医疗器械能够正常使用和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仁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健康,2021,7(16):155-157.

[2]韩浩.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1(1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