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药袋设计对患者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3


新型药袋设计对患者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陈丽霞、余雅婷、谭银凤、黄杰贤、周剑、梁文龙

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 529100

【摘要】目的探究新型药袋设计对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分别把本院门诊西药房和爱民诊所西药房两个门诊药房取药的门诊患者(n=5000例)作为探究对象,依据所有到不同药房取药的患者进行分组,将5000例取药患者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每组n=2500例)。传统组行常规药袋设计,新型组采用新型药袋设计。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用药时间准确率、用药方法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总依从率显著高于传统组,ADR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数据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药袋设计可提高用药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减少ADR。

【关键词】新型药袋设计;用药安全;用药依从性;干预效果

目前,人们对临床用药的科学、合理性与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药品用药差错事件屡屡发生[1],用药发生不良反应也成为困扰药剂师和医生的主要难题。传统的药袋设计采用的传统印刷药袋,虽然可提示患者一些简单的用药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会让患者误读或不能理解,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用药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新型药袋设计对取药患者用药安全性与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到两个门诊药房的取药患者(n=5000例)为探究对象,分别将两个门诊药房的取药患者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其中新型组患者2500例,男1585例,女915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7±7.32)岁。传统组患者2500例,男1593例,女907例;年龄23~77岁,平均(69.92±4.65)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相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可比。

1.2方法

传统组:对本组患者发放药物,药袋是传统的印刷药袋,药师常规交代发药适宜。

新型组:本组患者使用新型药袋,药袋设计方法如下:由4名药剂师统一负责这个药房,包括常用药物、新药及特药,收集药物说明书,按照药品名字顺序建立药物手册,内涵中英文名称、商品名及药名。同时还包括剂量、用法、服用时间及作用机制等,手册由药房负责人负责查看、咨询解答,负责患者的服药安全。同时在药袋上完善患者的资料与信息,备注服药时间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将本院药师团队的微信号印在药袋上,以供患者随时咨询药物有关的问题。另外,建立药物字典信息系统,做到药品的科学管理,做好药品的信息维护与更新,每个药品标注出简明扼要的注意事项,确保每种药物能够患者有用、安全、有效的提示,确保用药安全。

1.3观察指标

①用药安全性评价:包括a.用药时间准确率;b.用药方法正确率;c.用药知识掌握率。

②用药不良反应(ADR):包括a.恶心呕吐;b.腹泻;c.咳嗽。

③用药依从性:患者能够遵医嘱服药,为完全依从;患者大部分能够遵医嘱服药,为部分依从;患者不能遵医嘱服药,为不依从;依从率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2500例×100%。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其中,用药安全性、ADR总不良反应率、用药依从性以n/%表示,组间相较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评价

新型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准确率、用药方法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传统组,两组数据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评价(n/%)

组别

例数

用药时间准确

用药方法正确

药物知识掌握

新型组

2500

2380(95.20)

2340(93.60)

2400(96.00)

传统组

2500

2000(80.00)

1965(78.60)

2200(88.00)

χ2

-

265.871

235.004

108.696

P值

-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ADR发生率比较

新型组、传统组患者的ADR总发生率分别为3.20%、20.00%,两组发生率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DR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腹泻

咳嗽

总发生率

新型组

2500

32(1.28)

20(0.80)

28(1.12)

80(3.20)

传统组

2500

132(5.28)

120(4.80)

48(1.92)

500(20.00)

χ2

-

-

-

-

344.047

P值

-

-

-

-

<0.001

2.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新型组、传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99.96%、99.44%,两组发生率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新型组

2500

1223(48.92)

1276(51.04)

1(0.04)

2499(99.96)

传统组

2500

1286(51.44)

1200(48.00)

14(0.56)

2486(99.44)

χ2

-

-

-

-

11.301

P值

-

-

-

-

0.001

3 讨论

临床药品的过量使用或药品的滥用,会对患者疾病治疗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危及性命,故需要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处方调配流程的最后步骤为发药交代,发药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医护人员向患者清晰、详细地交代,让患者知道如何正确服用或应用药物不但能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达到有效治疗的作用,还能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目前,药房发药时,除了医生和药师的口头交代[2],药物药袋上还写明了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指导患者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性。在现有的一些基层医院一般采用的是传统印刷药袋,传统的药袋设计比较简单,虽然能够给患者简单的用药提示,但这些信息并不能确保每个患者都能理解,并遵医嘱正确服药。用药错误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研究显示[3],每年因用药错误所致的医疗安全事件占不良反应事件的10%~20%,可见传统药袋对患者用药指导方面意义不是很大。本研究对2500例患者发放的是新型药袋,通过与传统药袋的对比,旨在探索新型药袋设计对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本研究显示,用药时间准确率、用药方法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总依从率显著高于传统组,ADR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该结论说明了对药袋重新设计可改变传统药袋统一印刷内容的方式,新型药袋通过重新设计,患者不仅可看到个人的基本信息、就诊科室、诊断内容、药物基本信息等,还可以针对性地标注每一种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助于让患者对服用的药物有更清晰的认知,在这些指导下可确保患者正确用药,大大提高了患者服用的安全性与依从性。

新型药袋设计适用于基层医院,有助于减轻药师的工作量,缓解工作压力。同时能帮助患者正确服药,能提高用药患者的安全性与依从性,ADR发生率显著降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钱华, 朱雅芳, 王佳良,等.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7):155-158.

[2] 刘翠年, 许存庚. 用药指导对门诊患者用药效果观察及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12):117-119.

[3] 张利芳,姚星烂,胡晓波. 基于问题导向的慢性病干预行为对老年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31):128-131.


项目编号:19A055

项目名称:药袋新设计在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