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创新创业 教育的融入实践探索

方优妮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22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不断革新,致使当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对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愈发重要,转变中药学专业教学机制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立足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并提出现阶段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实践路径,仅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中药学;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战略规划部署中将就业置于首位,这充分表明我国中央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端重视。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则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于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教育发展人才,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人才竞争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首要要义。因此,高职院校应继承传统教育思想,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提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中药学教学路径,从而为全方位民族振兴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服务社会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宗旨。高职院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是为进一步促使中药学毕业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充分施展专业技能,从而避免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东流、无所用途。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是以发展培养满足社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资源为出发点,从而建立相应技能教学体系。其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符合祖国现代化一线建设过程中所要的专业技能培养,另一方面是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基于此,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中药学教学需要以岗位实操能力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等综合能力培养[1]

与此同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表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作为“十四五”期间教育目标,促使高职学生素养与技能从量变向质变转换,从而能够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技能优势致力于国家一线建设[2]。而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从事我国一线建设者,其中60%以上人员皆来自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生产经营一线的中坚力量。基于此,在高职院校将中药学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日益重要,成为培养主力“蓝军”的关键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创业服务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建设打造高素养、高思想、高技能人才。

  1. 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实践路径

  1. 增加创新创业导向教育

学校可以开展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讲座,讲座内容应符合当前学生思维认知;讲座形式要具有多样化;讲座主题要涵盖“爱岗、敬业、爱国、诚信”等工匠精神。基于工匠精神思想理念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创新意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与责任感,从而在促进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同时,采取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该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中药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基于此,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应依沿袭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当代社会生产服务建设输送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一线医学人员[3]

(二)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职中药学教育为五年制,在这五年教育过程中要实现三大教育目标,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医生。三大教育目标分别为:理论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而该三大目标综合而言即表明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基于此,为有效加强二者融合效果,可以从来两方面出发:一是加大就业导向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以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渠道为主题,对高等职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教师实行不同层次、不同批次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导向型师资队伍专业能力,进而推动中药学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程[4]。二是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中药学专业师资中进行优秀示范性创新创业导向型师资评比,选择出优秀教师,进而以过榜样激励弘扬主旋律,促进中药学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

为有效推动中药学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从而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应优化传统中药课程考核方式,将创新创业融入到考核中从而建议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首先,考核主体应有单一的中药学专业课教师转变为专业课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其次,考核内容应有单一的教师评价增加一项学生自评;最后,考核结果不能单一以考核报告为依据应综合考虑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四)丰富就业服务职能内涵

由于时代发展、经济体制深化、供给结构转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我国目前行业种类丰富,因此对创业市场、创业人员、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高要求。基于此,为有效促进中药学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应采取社会与学校联动,即将中药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内企业人才需求、重点项目、创业扶持等方面相结合,从而在解决区域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为学生象提供创业实践机会[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中药学教学是新时期背景下,为满足高等专科院校新阶段“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而应运而生的新型教育机制,并在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一线医学建设者素质作用,能够为祖国建设打造出高质量“蓝军”。

参考文献:

[1]陈少珍,王丽,谢琳,等.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5):68-69.

[2]路立峰,薛芳,张媛媛. 高职中药学专业专创共融-双创同促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4):168-171.

[3]李亚萍,梁永枢,欧阳蒲月. 以中药栽培基地为试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19,18(3):31-34.

[4] 胡烨丹,陈正江,王玉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1):63-66.

[5]汪发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1):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