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3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俞惠

南京市第二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丙型肝炎(HCV)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HCV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HCV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丙型肝炎;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干预;满意度;抗病毒

丙型肝炎(HCV)为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有数据表示[1],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的HCV感染率,全球约有1.8亿人患此病,被HCV感染后有较高的慢性化发病率,超过50%的患者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某些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乃至肝癌。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该类患者因为药物副作用、治疗费用高、高肝硬化发生率、高复发率等原因常常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进而对疗效产生不利影响[2]。所以,本研究对该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旨在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HCV患者(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42±0.25)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31±0.24)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同患者交流期间应重视语言的使用,在交流期间对其心理情绪进行了解,对其心理问题评估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其对心理情绪合理调整,确保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增加治疗信心,进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②认知护理。为患者介绍环境,让其对治疗环境尽快熟悉,利用讲解疾病知识,让其对药物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疾病情况及时了解,对于患者疑问积极且耐心的解答,改善其不安情绪,防止劳累过度,养成好的习惯,促使依从性提升;③行为护理。该类患者需要对水果和蔬菜合理食用,增加菌类食品摄入量,高糖食物减少食用量,禁烟酒,水分合理补充;结合患者病情,教会其正确锻炼,提升免疫力,合理的锻炼可使心情有效调节。④针对性心理护理。某些患者对药物、治疗、发病等误解较大,易发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所以在给予抗病毒治疗前应增加疾病知识介绍力度,让患者对治疗情况有所了解而将治疗信心提升,提高依从性。某些患者会由于使用抗病毒药物而担忧过度,护理人员需耐心讲解某些药物不良反应会消失,不要紧张过度。⑤家庭、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让家属参与临床护理中,让其鼓励患者,多陪伴患者,便于患者心理压力的改善,让其具有乐观心态,提升治疗信心。⑥随访。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利用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耐心的对其实施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耐心解答对于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症状和问题,提升患者信任护理人员程度,便于患者紧张情绪的消除,告知其定时复查,提升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3]: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

②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完全遵医嘱用药;部分依从:需要督促才可遵医嘱用药;不依从:未遵医嘱用药。

③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 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x±s),分]

分组

例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

57.77±4.88

32.25±7.74

56.61±5.30

31.10±5.52

对照组

30

56.67±5.53

47.31±6.73

57.40±5.02

45.45±6.52

t值


0.253

4.502

0.336

5.20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00%,对照组63.33%,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2 治疗依从性(n,%)

分组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30

18(60.00)

9(30.00)

3(10.00)

90.00(27/30)

对照组

30

8(26.67)

11(36.67)

11(36.67)

63.33(19/30)

X2





13.502

P值





<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18(60.00)

10(33.33)

2(6.67)

93.33(28/30)

对照组

30

9(30.00)

12(40.00)

9(30.00)

70.00(21/30)

X2





14.201

P值





<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HCV的病程较长,同时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心理问题极易出现。心理护理是结合患者实际心理状况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的调整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4]。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对患者心理问题高度重视,对其日常高度关心,可同患者实施积极交流,便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对于患者疑问耐心解答,同时有耐心,让患者得到细致的答案,积极鼓励患者,其实树立战胜疾病信念[5]。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利用发泄解郁法、移情易性法、暗示疗法等改善其负面情绪[6]。日常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利用分享趣事、讲笑话的方式对患者情绪进行调节,让其具有乐观心态[7]。在疾病治疗期间,患者的依从性是否较高,在不同程度上对康复速度以及治疗效果存在直接影响,患者依从性越高,其效果越好,促进临床康复。本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HCV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效果显著,存在可行性。

总而言之,HCV患者通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其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依从性也是显著提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是进一步提升,心理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成圆.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2020(22):116-117.

[2] 杨欣.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 东方药膳,2020(10):137.

[3] 刘雪飞.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0):209-210.

[4] 李晓娟.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2019(14):202-203.

[5] 宋卫兰.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 健康之友,2019(10):237.

[6] 李玉玲,韩柳红. 丙肝受试者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智慧健康,2020,6(13):143-144.

[7]李芹,赵立,孙淑霞. 女性丙型肝炎患者抑郁心理探讨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0(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