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万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 92493部队医院眼科 辽宁葫芦岛 125001

摘要:目的:分析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心理、药物、病情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视力明显提升,且眼压水平降低,较干预前的差异P<0.05。结论:给予眼外伤青光眼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和控制眼压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护理;临床特点

眼外伤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比如眼部被撞击、受到有害物质刺激、撞伤、挫裂伤等眼外伤,都能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属于眼外伤的一种并发症,眼外伤严重非常严重的时候可能就会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患有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患者,其视功能往往都有障碍,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直接失明。我国目前针对这种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还没有治疗效果上佳的方法,药物治疗效果方面也没有取得显著的突破,都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及时有效处理眼外伤,清楚了解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这对减小其发生和帮助患者康复有很大的作用[1]。本文选择30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为研究对象,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性选择30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期限为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将其进行对症性治疗和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居于20-70岁之间,以(31.98±3.65)岁为平均年龄。纳入标准:所有对象均符合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在同意的情况下自愿参与此项研究。

1.2 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记录患者的眼部情况,包括前房积血情况、眼部压力等,另外检查患者的眼球是否有发生破裂,对眼底进行B产检查等。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后再采取适当有效的治疗方式,妥善处理患者伤口、止血、降压和采用激素等保守的药物常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之外,还应该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积极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保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方式关心患者,对患者进行鼓励和疏导。医护人员和其家属齐心协力,共同给与患者支持,使患者积极乐观,最大程度上配合医生治疗。(2)对患者病情保持高度观察。患者的病情反复性比较大,医护人员应该谨守职责,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如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师反应,以便能够迅速找到原因,预防继发性出血和高眼压产生。(3)药物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药物有充分的认识,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相关的互作用及注意事项,叮嘱和监督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服药。(4)生活方面的护理:对病情轻重不一样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让其保持适当的运动。病情严重者,应该让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前房积血的患者,应该让其保持半卧位或者坐立,使瞳孔保持在积血平面上。监督患者,严禁患者食用刺激性等食物,控制患者的饮水量等。(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回家进行后期眼部恢复时,护理人员应该详细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眼部休息和情节卫生等。另外还应该告知患者,让其定期回医院复查眼部情况,以求彻底治愈[2]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指标[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应用SPSS20.0对采集的数据指标实施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视力和眼压均优于干预前,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的指标分析(x±s)

阶段

视力

眼压(mmHg)

干预前

0.03±0.02

41.15±4.73

干预后

0.23±0.05

14.82±5.01

T

20.3419

20.9309

P

0.0000

0.0000


3 讨论

在本文的结果中,对于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后的视力和眼压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后,配合适当的针对各病因导致的青光眼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病情,起到恢复视力和控制眼压的作用,(1)前房出血:对于眼压升高或者升高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采取比较保守的药物治疗方式,在对前房进行了止血处理后,使用适当的降眼压药物进行治疗

[3]。(2)眼角挫伤:采用手术和药物相配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前期,给与患者降压药物的治疗,如果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无用的情况下,可以对前房采取穿刺手术治疗,前房角挫伤程度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滤过手术和撕裂霉素C搭配进行治疗。(3)晶状体移位:同样先使用药物进行控制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明显时,可进行晶状体摘除类手术治疗。晶状体移位程度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手治疗方法[4]。晶状体半移位的患者,可以采取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对晶状体全移位的患者可进行晶状体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方法治疗。(4)眼内积血+炎性反应: 出现此症状时,可对患者进行全身或者局部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炎性反应比较激烈的患者,可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予以治疗。(5)炎性增值粘连:可以采用抗生素和降压药物配合治疗,对角膜粘连部位、虹膜前后粘连部位和瞳孔部位的机化膜等,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分离安全且有效[5-6]。综上所述,对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加速促进患者的疾病治愈,可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颖群.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43-244.

  2. 陈亚伟.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6.

  3. 孙怡,赵海霞,关文英.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60例临床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6,11(6):448-451.

  4. 闫维雁.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8):569-572.

  5. 杨涵舒.20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1):123-124.

  6. 赵小华.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护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