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刘黎,何志洲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 730013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研究。方法:以本院中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间接收的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测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为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实验组实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给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危重症患者

  很多急诊的患者多数都是因为急性出血或是严重外伤导致病情严重,要马上为其医治,抢救患者的生存率[1]。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个前沿科室,接收的病人多数为病情危重,那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救科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病情很严重、病情发展快速的患者应用适当的护理则尤为重要[2]。有关资料表明,在急诊科室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次测验以本院中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间接收的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测验对象,探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研究,并获取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中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间接收的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测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为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者。实验组含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介于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58.8±3.4)岁,呼吸系统疾病12例,心血管疾病6例,其他疾病8例,严重创伤性骨折4例。对照组中含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介于22-85岁之间,平均年龄(60.2±3.8)岁,呼吸系统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9例,其他疾病6例,严重创伤性骨折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急救车上的护理人员将对照组患者依据患病病症将其抬入急救车中,并采取合适体位,并给以对应护理,吸氧、包扎止血以及输液等。患者送入急诊科后,医生立即为其检验身体症状,快速的进行初步诊断,护理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实验组患者对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急诊分诊安全管理。

1、在接到来自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报警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在医院内准备相关的资料,并要求科室内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接救患者患者的一系列准备。急救车接到患者后,回院路上护理人员理应将患者一般资料传送到急诊科,院内的护理人员则依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开通绿色急救通道。

2、护理人员理应协同医生对患者病情实行初诊,并帮助患者在短时间中完成多项检查,快速为其建设静脉通道,为确保后期能快速注入急救药品。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是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以及生理状态,若患者意识清楚并且疼痛状况明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转移注意力或者镇痛药物应用的方式,来缓解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救治期间护理人员要和医生多加沟通,并根据初步诊断联系有关科室,如心肌梗塞则联系介入室、以及心内科,为使患者就诊时间降低,从而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从此之外再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时,应当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状况,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接受后续的治疗。

4、而当患者的病情已经基本恢复并脱离生命危险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评价,确认患者的康复状态并按照要求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阵痛,护理是患者的恢复周期,尽可能缩短。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实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中触及的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试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组别

抢救成功

抢救失败

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n=30)

28

2

93.33%

对照组(n=30)

20

10

66.66%


3讨论

急诊科室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品质会对患者的抢救结果直接生成影响,所以对急诊科室中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以及工作责任要很高,常规的急诊科室接诊患者通常为医护人员接诊后,再由护理人员为其判别病情,实行初诊再为其实行临床护理,经常急诊分诊安全管理都迟延于医生诊断[3]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和传统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比较下,急救车接到患者后,车上的护理人员则马上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输送给急诊科,急诊科护理人员则依据患者的情况给以诊治准备,进而降低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4]。整体性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向是为了接治患者时能够给予患者全程有效的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或者其他的并发症[5]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给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微. 急诊创伤危重患者采取全程保温护理后的干预效果及低体温发生率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2):361-363.

[2]邢娜娜,薛焕云.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名医,2020,(09):260-261.

[3]王建堂. 研究急诊创伤危重患者采取全程保温护理后的干预效果及低体温的发生率[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5):166-167.

[4]袁华.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服务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08.

[5]李霞. 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