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复膜汤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3

清热复膜汤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吴琼

泰州市中医院泰州市中医院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究清热复膜汤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3月~2021年4月我院妇科接收的5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西药治疗,,研究组清热复膜汤治疗,观察内容: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炎症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炎症指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炎使用清热复膜汤治疗更加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清热复膜汤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作用机制;分析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多见疾病,疾病发生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出现结核菌和病原菌感染,进而使患者除出现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这一背景下需要积极加强慢性子宫内膜炎症治疗,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随着中医逐渐发展,中药被广泛使用到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清热复膜汤属于中药药方一种,将其使用于慢性子宫内膜炎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水平,利利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基于此研究纳入58例患者为例,实施分组治疗,探究清热复膜汤临床疾病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时间2020年3月~2021年4月我院妇科接收的5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41.16±2.20)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02±2.21)岁;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输入计算机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按照正常审批流程上报医学伦理委员会,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项目研究,患者知情且自愿。

纳入标准:符合下腹坠胀、经量异常、久婚不育症状;《知情同意书》签字;接受医学观察。

排除标准:三个月使用激素药物;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交流障碍;药物过敏;合并心血管疾病;拒绝医学观察。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91,0.5g*4s)口服使用,1片/次,1次/d进行治疗,奥硝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48,0.25g*12s)2片/次,2次/d。患者存在阴道分泌物增多,给予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67,0.25g*6s)药物最开始使用剂量为0.5g/次,1次/d,药物使用1周后减少药量0.25g/次,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药物使用基础上使用清热复膜汤治疗。药方:15g金银花、15g败酱草、12g红花、12g赤芍、10g熟地、10g苍术、8g地榆、5g甘草、15g黄柏、12g桃仁、12g当归、10g川穹、10g薏苡仁、10g川牛膝、8g乌贼骨。如果患者存在腰骶酸痛,加15g巴戟天、15g菟丝子;如果患者下腹疼痛,加15g鸡血藤、15g元胡;如果患者白带增多加15g茯苓。将上述药物进行加水煎煮,制成20ml药剂后,早晚各服用半剂,温水送服是,经期不服用,2周为一疗程,治疗4疗程后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炎症指标.

症状积分:无、轻、中、重,各0~4分,总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19.0,其中有序资料(614459804e6db_html_b52adab07d1d359c.gif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行x2检验。检验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效果93.10%,对照组治疗效果68.97%(P<0.05)见表1

表1组间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n=29)

8(27.59)

12(41.38)

9(31.03)

20(68.97)

研究组(n=29)

11(37.93)

16(55.17)

2(6.9)

27(93.1)

x2

-

-

-

5.497

P

-

-

-

0.019

2.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腰骶疼痛、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症状积分(4.42±2.10)(4.32±1.74)(4.68±1.06)低于对照组(7.45±3.01)(8.15±2.15)(6.62±2.32)(P<0.05)见表2

表2组间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n,614459804e6db_html_d059dad0469d00d3.gif ±s)

组别

腰骶疼痛

白带增多

下腹疼痛

总分数

研究组(n=29)

4.42±2.10

4.32±1.74

4.68±1.06

16.26±2.68

对照组(n=29)

7.45±3.01

8.15±2.15

6.62±2.32

21.26±2.34

t

4.446

7.457

4.096

7.568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炎症指标

研究组患者TNF-α、IL-1β、 IL-4、 IL-6、IL-10指标数据均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炎症指标比较(n,614459804e6db_html_d059dad0469d00d3.gif ±s)

组别

TNF-α(ng/L)

IL-1β(ng/ml)

IL-4(pg/ml)

IL-6(pg/ml)

IL-10(pg/ml)

研究组(n=29)

21.02±4.84

31.70±4.01

37.32±6.13

28.40±3.95

0.91±0.25

对照组(n=29)

27.48±5.62

37.06±4.64

28.64±5.23

21.41±3.13

1.49±0.32

t

4.690

4.707

5.801

7.469

7.69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结论

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通常发生在性成熟女性,而且高发年龄阶段为20~35岁之间,其他年龄患者也有发病。疾病通常被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症以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症两种,前者疾病出现后子宫内膜充血、有分泌物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间质中出现不同数量的浆细胞。疾病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规西药激素药物较为多见,但效果并不理想,长期药物使用产生依赖性停药后的疾病复发。中医最为我国传统医学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安全且高效[2]。中医中没有形成专有慢性子宫内膜炎名称记载,但因症归为“带下病”范畴,认为疾病出现与患者脏腑失调,气机不畅,湿热侵袭,气滞血瘀存在必然关联,导致患者腹部疼痛。清热复膜汤中金银花可疏风散寒,清热解毒,黄柏可燥湿清热,败酱草可排脓祛瘀,上述药物使用可解毒清热,止血凉血。地榆可益气健脾,川穹可行气止痛,药物联用可清热止带。当归可补气活血,肝肾滋养,乌贼骨可止带固经,止痛。所有药物联合使用可通经祛瘀,行血补气,通络活血。其中地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止痛消肿,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更加利于患者疾病治疗[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清热复膜汤治疗患者效果,中医症状积分以及炎症改善情况均好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这一情况进一步说明了清热复膜汤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症患者疾病治疗中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炎使用清热复膜汤治疗更加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魏青菊. 益气化瘀调冲汤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9, 031(005):207-208.

  2. 陈瑾. 参皂九味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J]. 光明中医, 2019, 034(017):2652-2655.

  3. 应续芹. 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分析[J]. 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 2019, 008(002):P.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