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3

免疫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穆素芳

荆州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一病区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2月-2020年7月确诊并治疗的58例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介入术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免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研究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研究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结论:给予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免疫功能。

关键词】 肝癌;免疫治疗;TACE介入术


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发生肝癌比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感染肝炎病毒,在食物当中污染黄曲霉素及长时间的酗酒等[1]。而因为肝癌在临床中缺乏相应的早期症状表现,且未能有效的普及筛查,在我国有超过80%的肝癌患者在被首次诊断时病情就已经发展至中晚期[2]。中晚期肝癌在临床中并没有相关的规范化治疗方法,拥有较低的手术切除率,且欠缺相关综合性的治疗手段。PD-1是临床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其属于CD28家族成员之一,是活化后的T淋巴细胞所表达出的一种跨膜受体。PD-1能够对T淋巴细胞功能进行抑制,从而实现对自身免疫应答的抑制,从而预防发生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几年以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免疫治疗成为一项研究重点及热点,PD-1抑制及PD-L1抑制剂在临床中的研发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有研究指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联合使用射频消融及PD-L1抑制剂,可使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目前临床中较少见在肝癌患者中使用PD-1抑制剂的相关研究及报道。本次研究本院在2019年2月-2020年7月确诊并治疗的58例肝癌患者,以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9年2月-2020年7月确诊并治疗的58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对肝癌的诊断[3];均经影像学确诊但时已无法接受手术切除治疗。

对照组29例,年龄范围:39岁~75岁,平均(56.9±2.1)岁,平均肿瘤细胞直径(5.3±1.6)cm,肝功能分级:A级:10例,B级:15例,C级:4例;研究组29例,年龄范围:39岁~75岁,平均(56.5±2.0)岁,平均肿瘤细胞直径(5.5±1.5)cm,肝功能分级:A级:11例,B级:15例,C级:3例。基线数据方面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单纯TACE介入术。给予患者实施经皮股动脉穿刺后常规插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 辅助下实施动脉血管造影,对供血动脉进行明确,在供血动脉当中超选插管,并使用混合乳化物(碘油、顺铂、5-Fu及丝裂霉)实施选择性的灌注栓塞(依据不同患者的实际肿瘤及动脉情况来对药物用量进行调整)。肝功能A级者择期实施TACE术;肝功能B级及C级先接受保肝治疗干预后,待恢复肝功后,再接受TACE术。

1.2.2研究组:联合使用免疫治疗。TACE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免疫治疗方法:每28天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进行静脉注射,用量:200mg d1,d1 5,四周一次给药方案(Q4W)。直至患者再次出现疾病进展或者出现难以耐受的严重不良事件、副反应或者患者自愿放弃继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两组的近期疗效。评估标准:完全缓解(CR):可见全部病变全部消失且维持超过4周。部分缓解(PR):最大肿瘤病垂直径及直径之间的乘积相比治疗前降低超过50%,且维持超过4周。好转(MR):最大肿瘤病垂直径及直径之间的乘积相比治疗前超过25%,且小于50%,并没有出现新病灶。稳定(SD):最大肿瘤病垂直径及直径之间的乘积相比治疗前不足25%,或增大不足25%,并没有出现新病灶。病情进展(PD):最大肿瘤病垂直径及直径之间的乘积相比治疗前增大超过25%,或出现了新病灶。(2)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版本:SPSS 23.0,X2检验%资料,T检验x±s资料;P<0.05有差异。

2结果

2.1 研究组近期疗效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的近期疗效(例,%)

组别

例数

CR

PR

MR

SD

PD

缓解率

研究组

29

0(0.0)

11(37.9)

10(34.5)

6(20.7)

2(6.7)

27(96.4)

对照组

29

0(0.0)

12(41.4)

9(31.0)

5(17.2)

3(10.3)

26(89.7)

X2

/

/

/

/

/

/

6.158

P

/

/

/

/

/

/

<0.05

2.2 研究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具体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差异(%,x±s)

组别

例数

CD3+

CD19+

CD3+/CD4+

CD3+/CD8+

NK

CD4+

CD8+

研究组

29

4.1±1.1

0.2±0.04

-0.3±0.02

0.3±0.1

5.1±1.2

1.1±0.3

1.5±0.3

对照组

29

1.0±0.3

-0.1±0.03

-0.8±0.06

0.1±0.03

2.5±0.9

0.3±0.1

0.2±0.03

T

/

16.482

17.162

19.365

18.002

17.452

16.845

19.36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绝大部分肿瘤细胞,如生殖系肿瘤、消化道肿瘤、胶质瘤、淋巴瘤、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及非小细胞肺癌当中PD-1在都表现出过表达。近几年以来,肿瘤临床当中的一项研究热点及重点就是免疫治疗,在PD-1抑制剂及PD-L1抑制剂在临床中的研发也取得较大的突破性进展。在肿瘤细胞当中过表达的PD-1,会对肿瘤微环境当中的特异性肿瘤T细胞免疫产生影响,利于肿瘤免疫逃逸;而对PD-1/PD-L1这一途径进行阻断,会使得内源性抗肿瘤反应增加。临床试验指出,将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作为一种抗肿瘤药在临床是完全有效且安全的。

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临床中首个获批肝细胞癌适应症的一种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属于高亲和力、人源化、选择性的一种IgG4型单克隆抗体,其能够靶向结合在树突细胞(DCs)、自然杀伤(NK)细胞、B淋巴细胞、CD4+及CD8+T细胞等表面表达的PD-1,阻断PD-1跟表达在抗原提呈细胞 (APC)、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 )、肿瘤浸润性树突细胞(TIDCs)及恶性肿瘤细胞等表面的PD-L1之间的互相作用,同时还可以阻断DC及活化巨噬细胞表面存在的PD-L2跟PD-1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使得由PD-1通路所介导的T细胞免疫抑制被解除,对T淋巴细胞活化产生进一步诱导作用,重建机体杀灭肿瘤细胞及免疫系统监测的能力,最终实现抗肿瘤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研究组近期疗效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

综上所述,给予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永存,胡文铧,陈华林,等.3D-CRT联合PC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A125,TIMP-1,SAA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046(011):662-667.

[2]程雄飞,俞远东,喻雄杰.~(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吉西他滨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及对肝功能,细胞免疫和预后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v.40(06):57-61.

[3]Sun Y F , Zhou J , Jia F . The heterogeneity of genomic biomarkers for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n therapy-nav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heir metachronous metastases.[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9, 37(15_suppl):e15665-e15665.

[4]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与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9,v.27(0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