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陈华双 邹秦 * 李华梅 王然明 邹鑫 张小兰 冉巧玲 高淼


成都老年康疗院 四川省 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均为此段时间在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共5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分别为观察组(护士分层级管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当中,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在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的人力资源分配,和护理质量及安全方面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1]。怎么样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增强护理质量,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成为了医院所关注的问题[2]。鉴于此,本文就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均为此段时间在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共5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女构成比例为16:9,年龄范围控制在78到86岁,均龄(83.34±5.29)岁;对照组男女构成比例为17:8,年龄范围控制在79到87岁,均龄(82.58±5.34)岁。两组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讨论。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取常规护理干预,查对医嘱执行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确认无菌物品的准备状况。

1.2.2 观察组

陈华双: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邮箱:1421300503@qq.com,电话:18109086041


观察组选取护士分层级管理干预,结合患者当前的临床状况,为患者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按照学历、职称、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等各方面指标,护士层级分为N0-N45个层级,每个层级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岗位胜任要求。由护士长带头组织,建立层级护理管理小组共分成两个小组。由两位高年资护师以上职称综合能力较强的护士分别担任小组长。由科室原有的护士组长承担两个小组的教学,协助抓两位组长的传帮带工作及护理质量。各小组内成员根据个人胜任能力分管管理难度不一的老人,明确各岗位的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并设立工作岗位的考核标准,安排组长负责质量监督和管理。结合我科室各层级护士的实际状况,按需要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统一经过培训考核后方能上岗。护士长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纳入护士个人层级管理电子档案,融合到绩效管理体制当中,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日常中,患者床头位置贴上醒目的标识牌,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沟通、生活自理能力、病情缓急、情绪行为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类。其中特级和一级分类需要随时准备好抢救物品,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二级护理每间隔2h巡逻一次,掌握患者的安全状态,对于能够简单下床活动的患者需要保持重视,以免发生不良事件等。三级护理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但一定需要有人在旁陪同。护士在交接班前15min需到岗进行交接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相互协助,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质量差异,总分100分,分值和护理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1. 结果

观察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质量差异(614310239f7c7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s,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病房管理

护理文书

患者安全目标考核

护理操作技能

观察组

25

98.23±1.05

98.62±1.34

98.24±1.16

98.83±1.16

98.71±1.04

对照组

25

92.17±0.83

91.57±1.09

92.57±0.98

82.95±1.03

92.53±1.02

χ2


22.713

20.407

18.669

51.183

21.2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传统的临床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健康需求[3]。在以往的临床护理中,往往只关注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而忽略了患者的其他方面需求。护理人员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度也不高,患者偶尔会发生跌倒、坠床、或者骨折等不良事件[4]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老龄化人口的热潮也不断到来,医院接诊的老年患者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老年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较差,所以在治疗及护理方面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护士分层级护理管理的原理就是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层次化的对患者展开护理工作,综合患者的临床需求,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从实力优先的角度出发,制定标准的考核制度,更好的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维持日常运作需求,发挥其基本效应。合理的分配排班模式,护理人员之间互相协助,实行责任制护理标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并且对现阶段临床护理的开展状况不断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仍然需要改善的地方,提升临床护理水平。在本次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观察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当中,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我们也将继续优化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研究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力管理、人才培养等发挥最大老年护理人力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 黄梅燕, 黄宇微, 李永清,等.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8, 25(07):121-122.

  2. 王凌玲、张莉、罗婷. 九江市中医医院分层级管理对老年骨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24):170-173.

  3. 陈翠丽, 简素仪.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4):119-120.

  4. 薛燕艳, 范阳阳.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002):169-170.课题来源:0106医养结合照护人员层级与岗位设置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