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语联盟发展状况与孔子学院发展状况之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4

论法语联盟发展状况与孔子学院发展状况之比较

徐洁 王彦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550025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为参与中国发展,全球掀起了“汉语热”。与此同时,为满足汉语学习者需求和规范汉语学习,2004年孔子学院在中外联合力量的努力下应运而生。经过17年快速发展,孔子学院已遍布五大洲15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最主要语言推广机构之一。

然而,发展与挑战并存。随着孔子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受中西文化差异影响,孔子学院发展备受阻碍。而反观法语联盟,作为最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之一,其不仅传播经验丰富,而且发展历程平稳,这对于孔子学院破除当前困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从产生背景、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三个维度比较分析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在语言传播中的差异,总结法语联盟发展中的优势策略,从而为未来孔子学院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法语联盟;孔子学院;产生背景;运行模式;发展现状

全球化浪潮正在全面席卷世界,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全球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国迫切希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把握机遇,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科技、中国效率、中国创造的不断展现,世界各国也迫切希望能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强大的中国力量吸引了大批汉语学习者。

然而,“汉语热”掀起的同时,“大国威胁论”、“文化入侵”等流言也逐渐加剧。汉语在全球推广过程中备受阻碍,如:中国驻美国的一些孔子学院遭到关停,一些国家及地区反对开办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在此情势下,国家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而法语联盟,作为最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之一,不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而且发展历程平稳、成果斐然,对孔子学院破除困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笔者将从产生背景、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三个维度比较分析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在语言传播中的差异,总结法语联盟发展中的优势策略,从而为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1.研究综述

1.1关于法语联盟发展策略的研究

法语联盟作为一个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以其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推广策略在世界主要语言推广机构中一直占有独特地位。伴随中国留学热的发展,王明利、戚天骄(2012)发现,“法语联盟在创立之初,一方面采取灵活、协商的办学方式和发展战略抢占中国语言市场。另一方面把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全方位渗透文化。”并且其运营模式是与时俱进的,刘殊(2019)曾指出法语联盟为应2007年至2020年新形势下语言推广环境的变化,其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如2007年法语联盟基金会的成立、2020年法盟网络现代计划的实施等。

1.2关于孔子学院发展状况的研究

2004年,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此后,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在各国遍地开花。一方面洪晓楠、林丹认为“孔子学院”的建立可以借鉴国外语言推广机构的发展经验,以此为世界语言推广创造新的推广机制和传播战略。最终将孔子学院打造成为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文化品牌。”但孔子学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宫也天(2014)通过对两所孔子学院体质、规模、教师配备、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找出了孔子学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入手,试图探讨孔子学院发展的改进之策。针对目前孔子学院发展的讨论是本专业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深入度和多元性研究还有待提高。

1.3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

法语联盟作为成功的语言传播机构,百年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备受世界语言学研究的关注和好评。面对当前孔子学院遇到的困境,关晓红(2014)认为“短期内的迅猛发展与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的因素使具有短暂发展史的孔子学院备受挑战,因此孔子学院应当以法语联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董路(2015)也认为法语联盟对孔子学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从文化视角出发,运用5W模式,对比分析了法语联盟和孔子学院发展的差异,以此寻找孔子学院发展的突破口。

综上所述,先前的研究集中于单独研究法语联盟发展策略,孔子学院发展状况,以及二者在教学机制、文化视角、运行模式上的对比分析,但对于两者发展状况的对比却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将进一步针对此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2.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产生背景

2.1法语联盟的产生的背景

法语联盟,1883年创建于巴黎,是一所由国家批准兴办的、非盈利性质的海外语言推广组织,以传播和推广法语和法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到如今已有137年的历史。

法语联盟的产生依托于法语复兴。17—19世纪是法语发展的全盛时期。首先,法国作为大部分欧洲各贵族的出生地,法语伴随着这些法国贵族进入到各欧洲皇室,从而使法语成为贵族的象征。其次,法国是启蒙思想之国,其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天赋人权吸引了无数,因此,代表思想的法语被传播到各地。同时,法国拥有大量的葡萄酒庄园、世界知名的香水及法国人浪漫风趣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众多的语言学习者。最后,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作为曾经的“法西斯”,曾一度在殖民地强制推行法语,从而使法语成为世界重要语言。

但是,二战后,法语势力衰退,(1)在区域组织内逐渐丧失话语权。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由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写成,拥有同等效力;二战后,法语式微。以1992年到1998年联合国大会各国发言语言为例,运用法语发言的国家从31个降至25个。(2)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国、美国的崛起,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法语荣光不在,走向衰弱。为了重拾往日辉煌,法国开启了法语复兴计划,建立大批法语推广机构,其中包括法语联盟。

2.2.孔子学院产生的背景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借鉴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发展经验后,以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己任的非营利机构。”自2004年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已有17年历史。

孔子学院的建立来源于中国的崛起。(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掀起了“汉语热”。为满足世界汉语学习者需求,规范汉语教学和学习,孔子学院应运而生。(2)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国。它所拥有的瓷器、茶叶、丝绸一直为欧洲人着迷。不仅如此,进入现代后,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科技、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吸引众多外国人眼光。由此,孔子学院成为宣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走向世界。

3.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的运行模式

3.1法语联盟的运行模式

法语联盟是法国对外推广法语的网状机构中的一员,其他还包括法国文化中心和法国学校。与后两者不同,法语联盟不属于国家行政机构,具有非官方性。在设置上,法语联盟由总部和多个独立分部组成。总部设在巴黎,分为国际关系、巴黎学校、人力资源和财务部三个主要部门。与众不同的是,法语联盟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只是使用其校名。在设立过程中,分支机构通常拥有独立法人,并且受当地法律管辖。

法语联盟的发展一直深受法国政府关注。根据历史渊源,联盟的名誉主席都由法国总统担任,发展策略也由国家总理制定,并且联盟下设在外交部管理之下。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法语联盟也逐渐“半官方”化。

法语联盟办学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府控,财政受到政府管控。因此“2007年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和平衡与其他两大语言组织的关系,法语联盟进行更名整改国际关系部被更名为法语联盟基金会,巴黎学校、人力资源和财政部更名为巴黎大区法语联盟。”[9]新的调整后,联盟财政得到较大的解放,内部矛盾得到了协调,对外宣传更加科学有效,并且由于推行机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资源整合,使较为松散法语联盟运行得到进一步规范化和并且开始走向商业化,

法语联盟办学上主张独立自主、因地制宜。根据推广国的实际情况,其采取合资或投资办学。法语联盟在中国的推广就采取了合作办学机制。通过与中国高校签订协议申请办学。至20世纪初法语联盟来到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法语联盟在中国已拥有15个办学点(2个港澳办学区)。

3.2孔子学院的运行模式

“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而设立的世界性文化交流机构。”[9]其命名依托于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力,400多年前来华传教士将代表孔子学说的《论语》翻译成拉丁文传到欧洲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学院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然而,“孔子学院”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一般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下设在国外大学或研究院下。不仅如此,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一直备受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在许多海外孔子学院的挂牌仪式中,有关领导都给予了重视。以2019年为例,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就曾参与过三个孔子学院的挂牌仪式。

孔子学院也实行网状发展结构,坚持总部监管分部。其在北京设立总部,在世界各地设立多个分部。分部与总部之间联系紧密,由总部统一制定战略,分部校长和工作人员由国家汉办统一选拔和派遣。孔子学院设立方式主要有三种:“国内外机构合作办学、总部授权特许经营及总部直接投资。”办学资金由中外合作双方根据协议共同承担。而对于海外办学困难机构,则由中方承担。同时派遣教师和志愿者费用也由中方负责。鉴于这种单一的办学资金来源,孔子学院的发展备受制约。

  1. 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4.1法语联盟发展现状

法语联盟是世界语言推广的世界榜样,它的发展一方面来源于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来源于公众和资助者的支持,因此,联盟在国内拥有坚实的支柱和公众信服力。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法语联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共建立起1040个法分部,广泛分布于136个国家和地区,约有430000名学生正在学习其相关课程。

法语联盟发展的成功来源其独立性,根据巴黎法语联盟总部章程决议,各个国家的分部均是独立的运行机构,且分部均不涉及任何的政治或宗教活动,分部须准守当地的法律,以此来避免在语言推广中与本土文化产生文化冲突。

法语联盟的推广之所以成功在于系统化的推广模式。首先在推广策略上,联盟坚持推广法语的运用性,(1)借助法语悠远深远的文化底蕴,吸引大批的留学者和研究人员;(2)借助法国在香水、时尚界的领头作用,建立众多具有法国知名品牌;(3)发挥法国在区域组织中的影响,在贸易国推广法语课程。其次努力打造系统化的传播系统,包括明确文化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多建立样化的课程体系、编写具有法语特色的教材、研发专业化的国际法语考试、发展科技并建立多媒体图书馆和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教学平台、联合优质合作伙伴整合资源。因而,目前世界范围内,法语联盟是如此的成功,发展趋势大好。

4.2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截止2019年6月,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30所孔子学院和1129个孔子学堂。其中,亚洲建立孔子学院126所,设立孔子学堂112个;非洲建立孔子学院9所,设立孔子学堂41个;欧洲建立孔子学院184所,设立孔子学堂322个;美洲建立孔子学院141所,设立孔子学堂559个;大洋洲建立孔子学院20所,设立孔子学堂95个。”[1]不难看出,孔子学院的发展是如此迅速,仅仅17年的发展时间,建立起了遍布五大洲155个国家的庞大汉语推广网络。

孔子学院借鉴其他语言机构的推广策略,也奉行海外独立办学的模式,遵循不涉及他国宗教或政治的章程。但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仅是相对孔子学院总部的独立。在整体的运行上,孔子学院分部须严格按照总部制定的方针,采取总部制定模式,由总部派遣和培训任课教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孔子学院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和增长。然而庞大的规模、飞快的速度也暴露出了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近些年不断盛行的“文化入侵思潮”,导致中国驻美国的孔子学院遭到不断强制关停,赴海外派遣教师签证难签;(2)对海外办学合作机构审查不清,导致后期教学工作难以开展;(3)缺乏专业稳定的师资资源,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4)课程设置按照统一的大纲和统一国内编写的教材,国别研究十分缺乏;(5)科技教学投入较低,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不够;(6)汉语专业化考试的国际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5.结语

(1)从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产生的背景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法语联盟作为语言推广机构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源于法语的衰弱和法国影响力的衰退;而孔子学院作为语言推广机构建立时间短暂,其产生来源于中国的崛起。并且作为对外正式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一枝独秀,但法语联盟只是法语推广网络中的一员,因此法语联盟拥有强大的合作资源和后备力量,在海外的发展中少有孤立无援的现象。再者法语联盟得益于法国曾经的殖民影响,各地认同性强,因而,在语言和文化传播中所面对的挑战也较少。所以,在孔子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国家文化宣传和孔子学院辅助性机构建设,增强世界人民对汉语的好感度,减少孔子学院发展的压力。

(2)从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的运行模式中可以看到,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的运行模式相似,并且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法语联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机制,建立法语联盟基金会,使它在办学上拥有绝对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让联盟在分部建设过程中避免受到外方投资减少的影响,也就减少了美国孔子学院由于撤资或控资问题被迫关停现象的发生。孔子学院应该借鉴法语联盟创新战略,寻找多元的投资渠道,多元的发展方式打破被外方压制的格局,建立与外方和谐平等的对话空间。

(3)从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分析比较来看,法语联盟在发展过程 中奉行平缓的发展战略不强调速度,强调质量,通过稳定的步调,严格培养高素质教师团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系统性;注重科技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发网络教学平台;注重国别研究,建立了较多的海外研究所;注重专业化的国际语言考试专业,提高法语考试的国际认可度。而孔子学院发展的步调过于迅速,忽视了这些基础性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在未来发展中,孔子学院应当放慢发展步调,集中整合资源,建立国别研究所,发展具有多元特色的推演广机构。

参考文献

  1. 国家汉办官网:http://www.hanban.edu.cn

  2. 法国联盟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afchine.org/

  3. 孔子学院官网: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

[4] 董路,(2015),法语联盟和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文化传播视角,硕士学位论文。辽宁:沈阳师范大学。

[5] 关晓红,(2015),法语联盟机构运行模式及对孔子学院的启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期,133—139 。

[6] 宫也天,(2014),谈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及改善意见,硕士学位论文。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7] 洪晓楠、林丹,(2011),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与文化意蕴,《文化学刊》,第5期,31—41。

[8] 侯美羽,(2015),孔子学院十年发展与管理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

[9] 刘殊(2019),法语联盟发展策略研究,《语言文化》,第8期,64—65。

[10]吕东,(2012),法语联盟教学发展对汉语国际教育海外推广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

[11]王明利,戚天骄,(2012),法语联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法国研究》,第1期,79—85。

[12]汪玮辰,(2016),法语联盟文化活动对孔子学院借鉴意义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13]张平西,柳若梅,(2008),《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14306856d2ec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