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运维管理体系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风电场运维管理体系实践分析

张为益

西昌飓源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国家能源结构和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新能源发电技术也在稳步发展。风力发电作为新型发电技术之一,环境、设备和风电场管理特点的不同,给风电场运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了影响,增加了运维工作的不确定性。风电场运维不仅关乎风电场本身的安全和盈利能力,同时关乎电网的安全运行。立足于此,本文分析了风电场的具体运行维护条件,考察影响风电场运行维护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风电场;运维管理体系;运维模式;分析研究

前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战略的稳步推进带动了风电场建设数量的持续增加。但是,经验丰富的专业风电场管理人员严重短缺是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显著问题。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会导致风电场运行出现诸多问题,限制风电场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风电场运行维护管理,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风电场管理中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在后期风电场管理工作中解决问题。保障风电场安全高效运行,更高效利用新能源优势,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1. 风电场运维管理的特点

  1. 设备台数多

每台风机本身就是一个单元,故障概率比较高,同时工作点非常分散,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风机本身的高度比较高,所以大部分风机作业都是在非常高的高度进行,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1]。另外,风机的体积虽然比较小,但内部构造十分全面,所有发电系统和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相同的人员,这就需要高素质的运维人员。因此,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风电场运维管理的复杂性非常大,导致风电场运维工作后期的不确定性强。

  1. 运维管理人才少

因为风电场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不稳定性强是其显著特征,因此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2]。此外,大多数风电场位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工作环境差。并且,风电场设备多,不仅对维护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要求高,而且需要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这导致许多人望而却步。而优秀风电场工人和维护人员的缺乏,给风电场的安全埋下了很多隐患。

  1. 运维管理模式旧

我国的风电场建设起步较晚,很多管理体系和控制系统尚不成熟。我国风电场大多是由火力发电厂演化而来,因此风电场的运维管理模式基本与火力发电厂相同,而这种陈旧的模式不能适应风电场,在一定程度上对风电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1. 风电场运行维护管理概述

风电场分为独立的管理系统和建设系统。基于更加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运营管理和建设管理工作分别负责运营企业和风电发电的管理。风电场目前有单独的检修分离运维管理模式和一体化的运维管理模式,只有建立有效的服务计划,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风机的维护是指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根据系统的调度、功能和组成,开发风电场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风电场运行检修分离控制模式是集中控制模式,旨在通过网络数据汇总在一个控制中心实现同时管理多个风电场[3]。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专业分工,促进管理规范化发展,保障设备平稳运转。这种管理模式也可以显著降低装置和人工的运维管理成本,增加人员流动性,促进风电场标准化发展。

风电场管理是对现有运维部门的组织架构进行整合,同时将风电场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整合为一个相对健全的、全方位服务的生产部门,实际分配工作时则会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进行二次细分。对风电场员工开设综合技能培训课程,使风电场的每位员工同时拥有不同的工作技能。在执行某些生产过程和维护任务中实现人员功能整合,确保风电场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有序推进。

  1. 运维管理体系的构成

  1. 制定标准化作业卡

标准化作业卡用于典型故障排除、固定检查和日常检查。风电场标准化作业卡规范了风机工作场所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明确了协同故障排除、固定检查和日常检查的工作流程和流程要求[4]。考虑到风电场工作特点和员工的多样性,使用闭环反馈流程来改进标准化作业卡规划。按照公司、专业部门和标准化工作组的总体要求,标准化作业卡是在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通过后,经组和专业领域批准后初步制作。标准化作业卡可以根据实际经验需要,利用公司整体工作的反馈,加强沟通,完善来年专项工作,规范团队作业流程。

  1. 风电场运行规程的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的风电场以及不同类型风机的特点,总结日常工作中的经验,细化、改进风电场运行规程,为风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推进提供有效依托。风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显著提升风电场的安全管理效率以及设备管理水平。运行规程需要包括风机运行维护中应遵守的问题、风电场实际运行所需的主要风机类型,可以有效提高各类风电机组的控制和运行水平,增加风电场的年均运行小时数,在风电领域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1. 风电场安全性评价和技术监督工作

风电机组中的风电机组类型不同,不同风电机组的特点也有很大差异,并且不同风电机组运行中也存在不同的缺点和故障。为了能够高效准确地评估和监测风电场的状况,需要一个统一的安全评估系统。因此,电力公司应根据安全评估标准,由上级组织进行现场自我评估和同行评审,并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归类

[5]。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后,陆续制定措施并进行整改。经过整改后,上级主管部门要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估。风电场安全评估与技术监测紧密相关,提高系统监测水平同样可以提高风机的安全性。基于国家电网,企业要建立技术监测和管理系统,开展“风机防雷通道检测”、“风机电能质量检测”等测试,监测和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效率、经济、绿色等参数,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风机的安全可靠性,并保证风机平稳、环保地运行。评估风电场的安全性,提高风电场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1. 风险清册和风电工作规程的制定

为促进风电项目检修阶段对潜在危害的发现和控制效率,企业要提高事故预防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可控。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结合自有经营条件,完善风电工作规程的制定,弥补风电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空白。通过引入安全管理、现场作业和人员行为规范,能够强化风电场生产现场的管理,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模式,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公司要根据工作实际,编制风险清册,对检查、维修、施工工作进行分类,并召开相应的各级会议。有关部门应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安全。通过创建风险清册,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同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于风险等级为4级的工作任务,控制中心与安全运营监管部门可以在开工前联合发布危害预警,明确操作风险点,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厂区发布的控制要求,在现场进行监督。施工完成并验收后,制作预警解除单。对风电场实施封闭式风险管理和预警,可以加强风险管控,确保施工安全。

结论:当前,风电场的运营和维护面临着许多挑战,要构筑科学合理的风电场运维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风电场维护检修质量,运用专项技术手段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风电场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同时,新的运维管理体系将随着时间和能源需求的增加而发展,为风电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降低运维成本、促进全面的人才发展、提高盈利能力和生产力以及更好地管理风电场,需要所有运营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

参考文献:

  1. 李炳花.优化风电场运维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0):149-152.

  2. 史香锟,贾爱庆,陈忠良,马驰,张淑兴.海上风电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议[J].能源与节能,2021(01):131-134+142.

  3. 田锰,吴劲芳,杨林,贾洪岩,魏宏杰,朱董军.风电场运维管理体系实践[J].电力安全技术,2020,22(07):25-28.

  4. 孔梓豪,胥勤力.陆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20,22(07):73-75.

  5. 王东升,曾钰琳.风电场设备的智能远程运维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8(04):49-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