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虫害防治现状调查及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草原鼠虫害防治现状调查及防控对策

杨光春

(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林业和草原局 ,四川 甘孜藏族自治洲 626800)

摘要:鼠虫害是草原上比较普遍的自然灾害之一,现如今,在保护草原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要完成好鼠虫害防控工作,利用天敌防控手段可以高效灭鼠治虫,已经成为提高草原鼠虫害防控水平的主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控制鼠虫害问题,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本文将详尽地阐述草原鼠虫害防治现状,并就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草原;鼠虫害;防治现状;防控对策


1引言

从当下发展概况来看,鼠虫灾害是我国草原逐渐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这一态势愈演愈烈,所以,科学防控鼠虫灾害,充分调研草原区域鼠虫的数量规模,同时掌握草原的受损程度,进一步搭建科学的防御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而事实上,我国早期已经建构起了预警系统,不过却依然无法精准地监测及防御草原上的鼠虫,进一步革新当下现有鼠虫害预警系统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详尽地阐述草原鼠虫害防治现状,并就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2草原鼠虫害防治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诸多地区的草原鼠虫害问题愈演愈烈,原先完好的草原资源渐渐被退化,从而使得沙漠化现象严峻,给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在过往防治草原鼠虫期间,常采取被动式的化学防控方法,此时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在全面进行我国生态环保工作过程中,当下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正经过一次次地改善,由过往单一式地寻求防治效果革变成为防治与环保兼备的防治形式。有关管理单位也在进一步优化公共植保思维,从传统被动化治理升级成为主动监控预警兼制定预案,如此一来就大幅度提升了应急管控的效果。建设草原生态环境期间,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如此,草原鼠虫害防治工艺逐步提高,构建的监管机制趋于优化,合理化应急防控团队建设也变得越来越显成成效。

3草原鼠虫害危害现状分析

大量的实践表明,草原鼠害会造成草原内许多绿色植物被侵蚀,使得生物量大幅度地缩减下去,同时还会对植物生长根系带来极大威胁。在此之中,尤其是对那些根蘖繁殖的牧草损害严重。进一步来说,鼠害问题严重的草地将会逐渐丧失草地的利用价值,诸多鼠类对草地原本土壤架构进行挖掘,使得那些底层内的钙积土被转移至地表。该浮土常常会遏制草原上植被地顺利生长,同时还极易遭到自然风力后被吹散,如此一来,大幅度缩减了当地植物覆盖率。比较普遍鼠害包括长尾黄鼠以及黄兔尾鼠等等,它们经常会啃食草原草籽或者草根,长时间进行挖洞排土,从而就会缩减草场可利用空间。与此同时,如果害鼠规模较大,那么就会给区域植被、土壤环境带来损害,诱发诸如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到畜牧业地生存与发展,加大了治理草地生态环境的难度系数。除此之外,因为放牧过度,此时鼠害情形又会更加严峻。同时由于受自然要素交替的影响,此时还会造成草原植被大范围退化。

通常来说,草原虫害包括毛虫、蝗虫、蚜虫以及叶蛾等等,其中毛虫的威胁程度较为显著。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草原毛虫是一种鳞翅目、草毒蛾属,它们在活动期间,对外部环境极为敏锐,如果外部温度很低,此时就会中断幼虫行动,一般来说,气温在10至15摄氏度之间,且光照条件较弱的情况下,该有虫活动比较频繁。而在上午9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属于捕食高峰时期。草原毛虫通常会对草地草甸带来威胁,且很多均是采食植物幼嫩位置,此时就会给草原牧草生长造成危害。相关人员在保护期间,务必要着重关注灭鼠治虫的正确操作方法,适时地保护鼠虫害天敌。就当前来说,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印象,此时人们对草原鼠虫害监管力度亟待增强,各个操作水平不高,所以无法实现高效把控草原鼠虫害问题的目标。

4草原鼠虫害防控对策分析

4.1草原鼠害防控措施分析

4.1.1生物与生态防控方法分析

在防治鼠害问题期间,常采取生物与生态防治策略,这一方法基本不会给外部生态环境以及人畜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在进行生物灭鼠草过程中,要仔细保护鼠害的天敌,或者是预先采取微生物防控方法。在草原生态环境之中,包括许多捕获害鼠的鸟类以及动物等等,相关人员要适度保护,这样可以合理把控鼠害规模,缩减鼠害出现范畴,实现区域内的生态均衡。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要科学采取微生物灭鼠手段,利用细菌、病毒等使得大范围害鼠被消灭。在开展生态灭鼠活动过程中,还要求规范化应用草原。通常来说,害鼠规模和草原植被生长密度有着紧密联系,比如说在草地茂密环境下鼠害不多,而在低矮、稀松草场下害鼠很多,此时就要求相关人员保护草原,改善草原建设管理环境,多加监管控制鼠害威胁。

4.1.2化学防控方法分析

化学防控就是指利用化学药物控制鼠害规模,此时相关人员要采用毒饵引诱灭鼠。利用胃毒剂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毒饵,接着再诱捕毒鼠,使得他们中毒身亡。在制作毒饵的过程中,所选取的胃毒剂包括缓效胃毒剂和急性胃毒剂,急性胃毒剂的起效速率较大,比如甘氟以及磷化锌等等,此时就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捕杀害鼠,而该药物的副作用也较为显著,这常常会外部生态带来一定威胁,有损人畜地健康生长,一旦操作不合规范还会引发大规模中毒现象。所以人们常采用缓效胃毒剂控制鼠害问题,这一类胃毒剂起效的周期较长,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持续补充药剂,才能够提升防治效果,且毒发潜伏周期也很长。鼠类在活动期间常常不会对毒饵有所警觉,一旦中毒,就会在三至十日内于洞穴内生亡,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期间,要维持20米至30米的间隔距离,合理把控宽幅,保证在50厘米条状。根据实际情况注入敌鼠钠盐等慢性谷物,大约为7至15粒/平方米。而技术工作则还应该综合鼠害危害现状,相应地控制施药量,维持在7至15粒/平方米左右,而且还应该均匀撒施药物。

4.2草原虫害防控措施分析

4.2.1综合防控方法分析

根据草原虫害现状,相关防治人员要有限选取综合性控制手段,逐渐改变害虫生长环境。积极采取草原灌溉、植树造林、合理施肥、种植优良牧草、飞播草地等方式来进一步消除各种各样的害虫,此时要全面地考量蝗虫生长丛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气候因素等等,如果要长期使用这一方法,就要求各个牧民重视科学化应用草原,对草原展开保护,避免蝗虫大范围成灾。

4.2.2机械防控方法分析

在机械防治过程中,相关防治人员要求在管控草原草场期间优先采取吸虫机械,例如3CXH-220型吸蝗虫器等等,它们的运行效率甚高。利用机械防治手段能够有效减少消耗成本,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不过对于草地害虫产生了显著性的杀伤力。通常而言,该手段被推广运用至平坦地表,蝗虫密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若蝗虫成灾那么就优先采取应急机械方法。

4.2.3药物防控方法分析

在药剂防治期间,相关防治人员要灵活采用飞机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超低容量喷雾等等方式。比较常见的药剂就包括40%稻丰散乳油、50%马拉松乳液等等。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用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药剂防控方法给外部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多,此时就要求结合现状规范化应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治理草原鼠虫害问题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要重视技术宣传推广,积极调动起群众治理热情,培育群众的防控观念。同时管理单位也要求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采取新型化技术手段,从而提升虫鼠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一,胡小慢.浅析新型输电线路标识牌固定装置[J].电力系统装备,2019(022):217-218.

[2]方登洲.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防坠落装置分析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6(004):54-56.

[3]岳湘,胡聪,凌烈,等.一种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更换装置机构设计[J].机电信息,2019(021):30-32.

作者简介:杨光春(1988—),女,羌族,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人,本科,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