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研究

张文生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在多数铁路工程中往往采取轨道无缝处理工艺。采取换铺法铺设长钢轨,使用25m长标准轨作为过渡,并对过渡段轨道进行人工拨正和大机整道处理,将钢轨运输至待换长轨线路道心部位,本文对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轨道;施工技术;方案

引言

在现代铁路工程中,随着施工技术体系的日益成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铁路轨道铺设技术,不同类型技术的工艺流程与适用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铁路轨道铺设正式施工前,应结合工程情况与建设标准,合理选择轨道铺设技术种类。

1铁路轨道三维数字化设计实现方法

1.1铁路轨道

BIM技术BIM技术是一项应用于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多维数字化信息建模技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为核心,实现各专业在规划、设计、制造、施工乃至拆迁的全生命周期协同决策和管理,具有可视化、协调性、完善性、模拟性、一体化、优化性等特点。BIM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BIM实施的关键在于协同,通过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协同,实现信息的流转,打通信息孤岛;模型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专业间和阶段间接口围绕模型开展,因此模型设计也是BIM实施的基础。BIM最终目标是依托模型、信息、专业间以及各阶段对信息模型的协同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1.2功能设计

一是,轨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数据接口、轨道与相关专业之间的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处理。为了实现专业间与阶段间的协同设计,避免各专业各阶段因使用平台或软件不同造成的信息重复输入、模型重构,以及避免信息与模型在传递时发生丢失与出错,对工程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尤其是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二是,轨道工程构件库的创建和管理。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轨枕、轨道板、道床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道岔、道砟层、轨道加强设备、轨道附属设备等构件组成,部件产品类型多,为了避免信息与模型在设计过程乃至全生命周期中重复操作,集成轨道零构件三维模型与信息属性,创建零构件信息模型,形成轨道构件库。统一创建构件模型的标准格式,如构件分类、命名、材质标准、建模精度等;进行参数化模块开发,实现同类型但不同尺寸模型的构建,如轨道板、底座等;实现构件模型的统一管理,便于各阶段对构件的复用。三是,轨道工程设计数据模型的创建和管理。轨道工程设置在路基、桥梁、隧道等结构物上,并需要与通信、信号等专业对接,为了避免商业平台与软件的更新与更换造成的信息丢失,以及线路、桥梁等相关专业信息的变更导致轨道工程的重复建模,创建轨道工程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的创建需充分考虑相关专业与轨道工程之间的关联和映射规则,以实现根据相关工程接口数据与轨道参数,形成轨道工程设计数据模型,为轨道BIM模型的创建提供依据。

2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与专业素养、职业精神

2.1工作态度

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那些堪称国宝的优秀技能型人才身上,分析解读他们所具有的工匠精神。这些“大国工匠”代表性人物爱岗敬业,专注执着,超越家庭和自身利益,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为重,不为金钱所动,继承发展了传统的民族工匠精神。这些“大国工匠”代表性人物,在本职岗位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日复一日地将自己的技能炼造成一门绝技,他们没有把这项绝技作为自己发家致富的手段,而是将这项技能无私地奉献给国家,用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于服务广大中国人民。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参观校内优秀校友白芝勇、叱培洲、张宝利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窦铁成先进事迹展览馆,感受工匠精神内涵。将近几年毕业的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校友,如全国工务技能竞赛冠军张戈亮,钢轨探伤亚军张立,陕西省建功立业优秀大学生、福建广东两省劳模唐昭平及陕西省劳模贺琪等人的先进事例引入课堂,营造工匠精神氛围,让学生自觉向工匠看齐;在实训过程中不断搭建技能比武平台,彰显工匠精神魅力。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2.2职业道德

对于高速铁路运输来讲,安全毋庸置疑是重中之重,而安全的背后是铁路工作者对工作的尽心尽责以及对道德底线的严格恪守。因此,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课程团队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邀请道德模范做报告及观看道德模范视频等活动,开展典型引领教育,构建道德榜样平台。利用高铁学社学生的自身优势,组建职业道德宣讲团进班级开展宣讲活动,弘扬职业精神,贡献自己力量,构建自我改造平台。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作铁路安全报告,办好“校友大讲堂”,加强校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持续传承平台。利用校企无缝对接,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感受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的熏陶,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3常用技术方案

3.1长钢轨厂内焊接

为了保证铁路轨道焊接接头的稳定性和顺利发展,铁路工程的大部分施工技术是无缝轨道的固体闪光接触焊接在生产线上。固体钢轨焊机用于将钢厂提供的25米、75米或100米短钢轨焊接成500米长的钢轨。目前主要是通过铁路管理集团公司铁路焊接基地的工厂运行方式实现的,采用固定站进行装配线运行,采用高性能固定交流或直流焊接机械进行雷电焊接,因此被称为固体雷电白色。钢轨固体雷击是指用焊接钢轨作为电极,连接两端的电压,通常为5-8 V,通过恒定接触和闪光来加热和熔化两端。当末端部分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宽度时,将进行压力压力压力,从而使焊接部分凸出。当焊缝仍处于热状态时,将启动凸滑动刀沿钢轨纵向从动框架侧移至静态框架侧,并切断凸焊缝筋。目前工厂焊接站使用的焊机有两种,一种是GAAS80系列焊机,另一种是k系列焊机。GAAS80系列轨道防雷机产于瑞士,性能580KW,焊接性能为工频直流,晶闸管调压变压器电压降-二级相等,采用预热式闪存焊接工艺。

3.2 MDZ单元的基本配置技术的补充和实施

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将解决主要道路的间隔长度和轨道路线id。此后,道路机械的整个运行线通常被称为机械化支撑,采用包括复制水平、衬砌和动力盘稳定性等大规模维护,以确保CWR轨道板的枢纽和稳定性,满足开洞速度要求。对于MDZ牵引装置,称之为工作车辆的机械化通行费,主要设备从汽车塑料、稳定动力车辆等设备开始对车辆进行贴壁、堵漏和压载。轨道的升降、展开和密封温度必须在-20 °C范围内,轨道占用温度必须为15 °C。从道路上看,从来不超过80毫米,第三和第四通道的数量第一次不超过50毫米。每条外部轨道后面应有足够的碎石路面,以确保长期轨道的稳定性。对于衬层,对于衬层不超过50 mm。塞时,跟踪时间量应选择50毫米以上,双磅工作;50毫米或更少从首选道路数量中选择单个跟踪操作。较高的插入深度不应小于道路的体积。使用碎石时,碎石厚度小于150 mm,无法进行填土作业。如果要从路面上的每条道路路面上加强动力稳定性,车辆的稳定行驶速度通常为0.6 ~ 0.9km/h,是性能稳定度的1 ~ 2倍,随后逐渐降低到上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施工活动,这对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因此,为满足铁路工程实际施工需求,从业人员应深入了解现代化铁路轨道铺设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明确各工序环节的技术关键点,进而保证铁路轨道铺设质量达标,为铁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友明.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管理问题及强化管理的必要性[J].四川建筑,2018,37(04):300-303.

[2]范彬林.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8,15(01):45-46.

[3]沈国刚.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8):72-73.

[4]张晓君.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优化[J].山西建筑,2017,42(27):240-242.

[5]崔桂官,刘通.如何写好施工技术方案的监理审查意见[J].建设监理,2017(03):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