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1

浅谈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与预防

孙志兰

达州市达川区罐子镇卫生院中西结合内科 四川达州 635761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部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了食管所引起的症状和组织的损害。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胸骨后有灼烧感,能感觉到有胃内容物反流到了口腔或者是咽喉部位并出现胸痛等。

在临床中,其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病情反复以及防止并发症出现。临床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变生活方式。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控制体重,减少巧克力、咖啡等摄入;平时最好避免紧束腰带,不要吃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以及会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最好戒烟戒酒,在吃东西之后,不要立刻马卧床休息在睡前3小时,不要进食。(2)药物治疗。在临床中对于胃食管返流情况严重者一般使用药物来控制喂食管反流,可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钡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还有H2受体拮抗剂(H2RA) 药物有着抑酸作用PPI弱,价格便宜适用病情较轻者。此外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在中医中没有胃食管管反流的称谓,一般将其归纳为“胃脘痛”、“烧心”、“吐酸”、“痞满”等范畴。此病病机多为酒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最终导致了胃气上逆,病变部位虽然在胃部,但是与肝、脾也有关系。(1)清热和胃,降逆止痛。大多数胃食管返流患者多是因为暴饮暴食或者是饥饱不均,导致机体脾胃受到伤害,胃失和降,又或者平时爱抽烟喝酒爱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进食过快,喜欢肥腻的食物导致脾胃损伤湿热内蕴。表现为胃脘或胸骨后及灼热疼痛,平时爱喝凉饮料,容易反酸嗳气,虽然感到饥饿却没有食欲,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苔薄且黄,脉弦数。在治疗上需要选择清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的药物为主。推荐使用半夏泻心汤,方中黄芩、黄连、大黄、生姜味辛,与芩、辛开苦降、代赭石和胃降逆;乌贼骨、浙贝母制酸止痛。诸药合用共凑清热和胃,降逆止呕,制酸止痛之功效。(2)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胃气宜降,是指恢复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也是临床治疗的原则,如果胃气不降也就是只胃部有排空障碍则不能转化无由,壅滞就会成病;吃下去的东西不能及时的排空,导致胃中浊气上逆,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反胃,有烧心感泛酸、胸痛饱胀,在治疗推荐使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药方中枳实、柿蒂、刀豆子、木香理气降逆,消胀除满;再通过砂仁、生姜化湿行气。可起到健脾益气,胃降逆功能。(3)疏肝解郁,清热和胃。情志不畅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竞争也不断地激烈,许多人就会抑郁,懊恼,所愿不遂,忧思过度,导致肝失调和,肝气犯胃。肝的疏泄功能和脾胃升降之间密切相关,干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影响到脾的升清功能,导致胃的降浊功能也受到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呕逆嗳气。(4)清胆利湿,和胃降逆。肝脏的疏泄功能与胆汁合成与排泄有相关性,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排泄也会通达顺畅。胆汁注入小肠可以帮助食物消化,胃气下降也可帮助胆汁排泄。胆汁排泄不利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即胆木不降克胃土,胃失和降;胆汁随胃气上逆则胃脘胀满,胁下胀满疼痛、嗳气频频;胃气上逆则恶心、口苦、反酸、烧心。治疗上应调和胆胃功能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出现胃食管反流呢?(1)在饮食上,应该做到定时定量,少吃高脂肪高油以及难消化的食物;不能吃过于油腻过于辛辣,或者是刺激性大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胃部的负担;少吃巧克力、咖啡、糖果等;少喝浓茶;要做到戒烟戒酒。(2)在吃完东西后不能马上得躺下,在睡前两到3小时也尽量不要吃东西。(3)平时不能穿过于紧身的衣服,避免做压迫肠胃的动作。(4)如果在晚上睡觉时容易反酸建议是可以把枕头垫高。(5)更重要的是保持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过多的负面情绪会让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想要预防为胃食管反流,就一定要注意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