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改良伤口换药在 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廖金凤

(梓潼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四川 绵阳 62215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的是改良伤口换药(无黏胶泡沫敷料改良换药)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79%;观察组每日更换敷料次数为(1.18±0.33)、拔管时间为(16.22±2.45)、感染率为3.03%。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气管切开术中,对伤口换药方式进行改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频繁更换敷料,可显著提升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改良伤口换药;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气管切开术,是ICU抢救重症患者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气管切开的切口附近,会出现渗液现象,导致患者切口周边皮肤组织出现红肿、皮疹等问题出现;加剧了患者痛苦程度,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发现,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随机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n=33),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3.54±3.12)岁;对照组(n=33),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2.69±3.13)岁。纳入标准:符合诊断且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纳入标准;取得患者本人同意者。排除标准:排除智力障碍、认知障碍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家属签署了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术伤口处理标准,进行操作,全程进行无菌护理目,换药频次保持在2d/次,换药时,使用碘伏棉球对切口周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并使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球进行擦拭,保持切口周边皮肤的清洁度;待皮肤干燥后,使用传统的纱布包扎法,将切口位置进行覆盖,换药过程中,若发现切口有渗液,及时清理;保证护理效果。

观察组实施的是改良伤口换药方式,主要使用的是无黏胶泡沫敷料改良换药方法,具体的护理路径如下:(1)护理人员按照1次/d的换药频率进行更换,使用沾有碘伏的棉球擦拭切口周边皮肤,消毒处理两遍,此步骤处理方法同对照组;(2)完成上述操作后,确认切口周边皮肤干燥后,使用无黏胶泡沫敷料对切口进行覆盖;出现渗液、渗血现象,及时更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每日更换敷料次数、拔管时间及感染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3

21(63.64)

11(33.33)

1(3.03)

32(96.97)

对照组

33

16(48.48)

10(30.30)

7(21.21)

26(78.79)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每日更换敷料次数、拔管时间及感染率比较

2 两组患者每日更换敷料次数、拔管时间及感染率比较(n/%

组别

n

每日更换敷料次数(次/d)

拔管时间(d)

感染率(%)

观察组

33

1.18±0.33

16.22±2.45

1(3.03)

对照组

33

3.89±1.43

23.11±3.24

8(24.24)

P


<0.05

<0.05

<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切口处容易出现渗液现象,容易引发切口周边皮肤红肿和皮疹现象,延长了患者拔管时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难以保证患者预后效果[2-4]。为此,本院高度重视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切口换药方法进行改良,传统的护理方式,采取的是常规的换药方式,对患者切口及切口周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并覆盖纱布,若出现渗液,及时换药,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但总体护理效果不理想;本文本院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每日更换敷料次数为(3.89±1.43)、拔管时间为(23.11±3.24),数据与观察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对照组感染率为24.24%,数据提示显示,常规护理干预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改良和完善。

为保证ICU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伤口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本文本院对换药方式进行改良,使用的是无黏胶泡沫敷料,泡沫敷料材质优,里层是亲水性材料,外层是疏水性材料,吸水性能好,实际应用在本院临床中,有效降低了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较比传统的伤口换药方式,优势更显著,减少换药频率,缩短了患者气管拔管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显著[5]。本院实施改良伤口换药方式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上述数据表明,改良后的换药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观察发现,观察组每日更换敷料次数为(1.18±0.33)、拔管时间为(16.22±2.45)、感染率为3.03%,数据提示结果表明,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减少换药频次同时,保证换药效果,加速患者康复。本文研究成果证实,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实践以及推广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ICU气管切开术中,对伤口换药方式进行改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频繁更换敷料,可显著提升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莉琴,李强,闫振成.多功能清创换药床的设计与应用[J].重庆医学,2021,50(03):445-448.

[2]张艳.改良伤口换药在ICU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3):159+161.

[3]臧愉悦,陈广华.应用气管切开术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