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张浩 童佳伟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巴州供电公司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人们生活、工厂生产等增加了智能电网的运行压力,智能电网发生故障后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应用效果,无法提供正常的用电量。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的转变,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调试技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措施

引言

随着变电站建设的不断深入,继电保护系统开始大范围投入智能变电系统中,成为变电输送和电力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该系统能够利用自动投切装置实现变电调配,依照信息交互中的关键数据实时调整变电站运行状态,全面提升了变电站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受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动或拒动,严重时甚至退出运行,致使变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消除变电站继电保护缺陷,降低智能控制风险已刻不容缓。

1智能变电站

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优势非常显著。首先,智能变电站的环保性能突出。因为智能变电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电缆,只是需要光缆就能够实现连接。这样一来,在变电站内部就节约了体量庞大的电子元件,如充油式互感器。取而代之的是电子互感器。这种互感器能够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成本。其次,智能变电站的交互性能突出。因为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实现数据的分享和存储,让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实现更为高效的互通,能够让各个变压器之间按照特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共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最后,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更高。因为电力系统承担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供给电能的重任,所以只有稳定运行,还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而智能变电站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稳定性更高,用电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而且使用智能变电站还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智能变电站的使用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

2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概述

全面分析传统继电保护系统可发现,其主要构架层面可划分为间隔层及站空层,而智能变电站的构架及模式均明显优于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不止具备传统系统的特点,更增加过程控制的职能,有助于优化过程层及间隔层的总体功能,对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其中,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与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应用优势,例如:绝缘性能良好及结构简单明确等,极大程度上减少绝缘易燃材料的使用量,预防出现火灾及爆炸等危险事件,最大限度地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3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

3.1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从过往的工作展开来看,由于过于依赖人工操作,那么在人工操作的过程中,便很容易导致一些失误操作。届时,结合我国近些年来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就可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发生。同时,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互感器的传输性能,有效降低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需要在对二次回路短路、二次回路接地等一系列常见故障问题进行考虑。最后,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信息传输的精准度,以及实时性,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得到全方位地提高。

3.2继电保护整定

在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过程中,应当以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并以满足速动性、灵敏性、选择性以及可靠性的要求为前提,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与相关的运行方式相符。当电网当前所处的运行方式无法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特性要求时,则应当在进行整定计算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当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保护时,应当以保护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作为依据,即装置的灵敏度、动作时间可以配合。如果每套保护都孤立设置,那么会严重影响保护作用的发挥,并且还可能引起错误,会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所以通过科学整定,使继电保护有效配合非常重要。

3.3科学制定、严格落实二次回路的隐患排查制度

在隐患排查制度中,检查制度先行,依托该项制度的推行,各类隐患排查可以有条不紊地落到实处、不出乱子、不产生较大偏差。毋庸置疑,隐患排查工作落实是否到位、执行是否有效,归根到底取决于人,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操作人员执行力的考核,增强每位操作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督促其坚守岗位、提高履职能力,不断加强自身职业修养建设,一经觉察问题不能瞒报、迟报、误报,而是要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管控部门,织密织牢隐患排查的网络。同时,二次回路中的各类安全问题仍然不可忽视,要运用多元化的方略,对各类安全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提升排查的精确性和缜密化程度,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的“疑似安全”问题。由于隐患要靠排查才能最终锁定或者全部排除,而这里的“排查”,恰恰需要掌握必备有效的方法,试想若排查责任意识增强了,排查技术提高了,假若排查方法选择不恰当,隐患的排查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针对二次回路的隐患问题,在排查时要充分顾及二次回路自身运行环境的迥异性,进而分清隐患类别,方能“对症”解决。为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就要善于及时排除隐患,排除法实际上,在隐患排查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该法主要对潜在的故障展开逐一排查,不放过一丝看似微小的漏洞,进而精确锁定故障出现的方位,并会同相关技术人员第一时间予以排除。总体而言,在排查隐患时,要综合联系设备运行的实际环境,对设备的每个部位都要细致入微地展开必要的排查,才能使隐患浮现出来。

3.4优化安全制度

安全系统的优化是应对变电站运行中隐患的主要对策之一。在优化变送电的安全系统的过程中,有必要逐步调整在变电站当前状态下启动、运行、维护、保养期间发生的不合理、不适宜的制度,并根据变电运行现状适当的修改、增补新的制度以强化运行的安全制度。通常,变电站的运行安全系统必须具有清晰的负责人员检查系统,除了检查所需的技术要求外,还可以改进和指定变电站的设施检查,做到“责任到人”,将变电站的维护工作细化和具体化,以执行负责人的维护工作,并对整个维护过程进行总体有效性评估,以检查连续维护的有效性和结果。根据程序的日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这种机制通过激励,增强了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在优化安全制度的过程中注重对工作失职或是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按奖罚制度实行适当的奖励或是惩罚措施,这样不仅激发了运行人员的责任性和安全意识,而且能够减少变电运行隐患和故障。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调试是重要的技术,继电保护调试起到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智能变电站中融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全面落实继电保护调试,保证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安全与稳定,致力于为用电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60-261+263.

[2]冯兴荣,刘锋.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隐患排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41-142.

[3]陈明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36):45-46.

[4]王斌.试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12):87-88.

[5]戴栩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J].冶金与材料,2019,39(0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