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路径探讨

白家莲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重庆市 401120

摘要:智慧校园的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力支撑了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系统和师生的校园生活。通过智慧化校园环境的创建、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动态优化运维平台功能,真正达到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校园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对新形势下智慧校园建设路径探讨进行了一些思考,为开展相关路径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路径

引言

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为带来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活等一系列新变革,最终指向培养智慧型人才的目标。面对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型管理者应顺势而为,把握好学校定位和特色,明确建设方向;深刻理解智慧校园建设内涵和本质,做好顶层设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评促建,带动智慧校园良好持续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应用型大学创建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智慧校园的发展将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1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路径

智慧校园的构建利于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因此,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迎来新发展机遇,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提高了智慧校园构建水平。为了加强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的有效融合,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具体实际,科学的总结更加完善的构建策略,以保证信息时代智慧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校园存在的现状

2.1基础设施建设

在智慧校园的构建中,基础设施建设上,技术含量比较低,实际的智慧化建设内容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有限。这是因为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相应的建设投资是有限的,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都比较缺乏,没有比较理想的技术手段支持,加上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导致智慧校园建设中,整体质量不高、科技含量有限。而现实情况是,要想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自身的实力还是不够的,而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企业等,对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支持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这些都不利于智慧校园建设发展。

2.2体制机制没有改革创新,智慧校园建设得不到有序推进

智慧校园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否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只有相关建设体制机制得到创新,才能让智慧校园建设得到保障且有序推进。然而,应用型智慧校园建设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学校一把手领导在智慧校园建设初期确实也重视此项工作,但后期由于工作繁忙不能保证给予持续的关注。其次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制度,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得不到切实保障。智慧校园建设经费没有列入专项经费,不能保障建设、应用、运维经费,经费最终得不到保障。有的高校并没有组建专门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有的即使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于各部门工作繁忙,机构协调工作难以保证到位,建立起来也是形同虚设。智慧校园建设缺乏专业化的建设队伍,有的只是依托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开展工作,人力资源尤其缺乏。

2.3师资水平与智慧校园团队建设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要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还需要有一只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团队,确保高校师资水平和智慧校园建设相匹配。高校很多教育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面能力比较好,但是对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慧技术等认识不全面,他们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很难提供比较有效的建议,在智慧校园建设中遇到问题也难以解决,这导致前期智慧校园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但是后期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开展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教师对于智慧校园的应用能力也存在不足,影响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实现。

3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路径

3.1建设智慧化数据库系统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需在大数据的集成与分析等方面建设新的思考。即应积极建设智慧化数据库系统,为智慧教育提供完整和可靠的数据资源,且能对最新的教学信息进行智慧的采集与处理。院校需对切实保证数据交换系统的统一与顺畅,且在服务时限上进行科学设置。按照服务类别和名称,能在服务方式上进行不断的丰富。如表1所示,相关人员需根据院校的数据结构与数量特征,尽量缩短信息服务的申请通过时间。真正体现智慧校园,基于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做到及时开通,并根据服务事项能灵活的提供自主或人工服务方式。

3.2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

信息化教育平台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需根据当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科学的对信息化模块进行优化与完善。紧密围绕学生反馈、软件升级、师生互动、精品课程、普通课程等关键的教学模块,搭建一个真正具有智慧性、现代性、信息化的教育平台。基于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使学生随时可展开头脑风暴,在线上学习平台即时学习和即时反馈。在智慧和愉悦的教学空间中,高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

3.3提高学校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判断,深入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教学工作,确保网络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教学得到有效优化,保证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工作,符合智慧校园的发展需要。而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和综合规划时,应保证各个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以满足智慧校园规划布置要求,改善网络建设和实际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彰显智慧校园系统和相应网络模式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效果,为推进建设发展和实际工作等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进行网络系统建设时,还应保证网络系统与智慧校园系统之间关联性,发挥在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布置中的作用效果,避免智慧校园建设因缺乏合理系统支持而出现问题。

3.4加强智慧校园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知识的全面掌握,直接影响智慧校园系统功能的发挥水平,应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相结合,促使现代教学场景变得更加深刻,提高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作用,促使所有信息化工作人员提高责任意识,适应工作要求,推动智慧校园的整体质量。构建智慧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在智慧校园构建时,海量的数据信息是无形的资产,所以必须要保证信息管理安全。目前智慧校园建设要实现信息标准化,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为一体,确保信息安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出现的紧急网络事件,避免信息泄露。其次,要加强对网络安全团队的建设,明确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做好紧急处理。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构建更加科学的智慧校园,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科学的引入信息技术,不断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与实践,从而为智慧校园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信息化时代智慧校园发展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实践研究能够推进智慧校园工作有效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是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因此应该根据其发展趋势更新体系框架设计,使其不断完善,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与时俱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04):12-13.

[2]王凌云,龙虎.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探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