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李小靖 1 李坤 2

巴中仁和医院 四川省巴中市 636600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控制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型相同且符合血液细胞检测条件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不同抗凝剂比例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对比正常抗凝剂比例下血液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不正常抗凝剂比例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和放置温度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在未来临床医学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把控血液细胞检测的各个环节,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测;血液细胞;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了100例在该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血型相同。该次选取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2.7±1.3)岁,所有患者均知情该次研究,并且同意参加。纳入标准: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意识清晰,具有行为能力;患者能够配合展开诊疗工作;患者无过敏反应。

1.2方法

该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操作下抽取静脉血液样本后,按照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因素对样本进行科学处理,具体如下。

1.2.1抗凝配比不同选用同一批次抗凝剂,分别按照1∶5000和1∶10000两种抗凝比例进行配置,按照同比例将其和静脉血液样本进行混合,分成100份分别进行统计和处理[7]。

1.2.2放置环境温度不同和放置时间不同将所采集的静脉血液降本进行充分混合后平均分为200等份,其中100份放置于常温下进行保存,并分别于放置30min、放置3h、放置6h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另外100份放置于低温下进行保存,并分别于放置30min、放置3h、放置6h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1]。

1.3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的结果通过对比抗凝配比不同、常温下保存不同时间段和低温下保存不同时间段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的差异得出。作为观察结果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9]。1.4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抗凝剂比例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对比正常抗凝剂比例下血液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不正常抗凝剂比例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不同抗凝剂比例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对比(x±s

抗凝剂比例 n 红细胞(×10 12 /L) 白细胞(×10 9 /L) 血小板(×10 9 /L) 血红蛋白(g/L)

正常比例 180 5.75±0.64 a 12.64±2.76 a 193.35±12.64 a 142.54±10.54 a

不正常比例 180 4.17±0.43 7.54±1.64 136.86±17.75 106.46±12.42

t 值 27.493 21.313 34.781 29.716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不同温度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对比

常温下与温度低于20℃下各有90份样本,其中常温下红细胞为(5.35±1.32)×1012/L、白细胞为(7.46±2.43)×109/L、血小板为(179.37±14.76)×109/L以及血红蛋白为(108.76±8.67)g/L,温度低于20℃下红细胞为(13.65±2.65)×1012/L、白细胞为(16.33±3.26)×109/L、血小板为(14.78±2.66)×109/L以及血红蛋白为(11.67±2.56)g/L,常温下红细胞及白细胞水平均低于20℃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97、20.696,P=0.001、0.001),常温下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20℃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111、101.888,P=0.001、0.001)。

3

讨论

血液检验在临床中可以被用于诊断多种疾病,也是目前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内容[2]。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必须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血液细胞检验医务人员均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关证书才方可上岗工作。同时应对检验报告单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对患者的科室、姓名、检验项目进行详细核对,避免出现信息差错而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对血液采集工作进行严格把控,使血液采集工作能够完全符合操作标准,按时将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查。在进行血液样本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应与其设备相匹配[3],同时应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是否出现数据异常等现象。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进行维护和养护,注意血液检测的环境温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及标准,在检验完成后不能够仅根据检验结果所获得的指标数值对疾病进行简单诊断,需要根据细胞直方图进一步进行分析,对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同时应将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4-5]。若经过相关检验,发现所检验项目没有具体的标准,医务人员需要查阅相关权威的书籍和资料,并完成上级审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和样本放置时间、放置温度均会对其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在未来临床医学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把控血液细胞检测的各个环节,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范玉梅.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J].健康大视野,2020(6):217.

  2. 唐丽姣.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3):187-189.

  3. 杨晓霞.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人人健康,2020(4):266.

  4. 关莹莹,李云慧.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1):40-41.

  5. 石亮程.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