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实践 梁玉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龙潭小学 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情感体验是英语绘本阅读中的关键部分,符合学心理学特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来对实际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可以发现实际教学和在能够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案,在英语绘本具体教学实践中运用情感体验发展英语语言相关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情感体验

阅读在任何语言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阅读与理解才能够让学生达到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的要求。绘本是一种融合图像与文本的有趣味性的书籍,其中有许多富有情感的故事与内容。情感体验也是学习心理学中感官体验的一种形式,其可以达到情感共识,加强理解的作用。使用好英语绘本,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相关知识的目的。

一、通过策略性提问引导学进行内容的情感体验

由于小学阶段处于更表面的直观认知范畴,对较为复杂的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强。绘本很好通过了有趣的图画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学生更易接受。但是在情感体验上面如果情感过多,信息过多,学生理解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绘本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情感体验的同时加深知识的理解,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内容分块来进行情感体验的问题引导,来理解绘本中的内容。比如在教学《FlyAway Home》这篇绘本内容时,教师需要将绘本的情感体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瓢虫找家的过程中会经历的情感,比如难过、害怕等,另一个是瓢虫找到家之后的开心、快乐的情感。而教师就可以通过策略性提问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来达到情感共鸣以达到加强单词与故事的理解的目的。先使用“Where will the ladybird fly?”提问来引导代入主题,中部使用“How does the ladybird feel?”提问来指导学生关注故事主角的情感,尾部使用“Where is its home?”提问来带领学生找到中心问题的答案。这就是通过策略性提问引导学进行内容的情感体验,体会故事主角的情绪变化,理解内容的中心主旨。

二、通过情感体验来提升语言能力

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感官体验的方式来加强和巩固学习内容,这种方式的重点是通过有效地方式来把情感融入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在这种学习中达到语言能力的提升。通过角色代入来达到情感共鸣,通过相互交流的情感体验来达到英语能力提升的目的。


带有情感地阅读和交流绘本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学生在寻找中心句,理解关键句,以及通过相互交流来提高概括能力。下面给出例子:

老师:Click removes the things away,but he gives Dan what he need. How does Dan feel now?

学生甲:He is a little sad.

老师: Nice. Does the room look big?Why ?

学生乙: The room is almost empty and it looks large.

老师: How do you feel in an empty and large room?

学生丙:Lonely.

老师: How do you know that?

学生丁: Dan says, “How can I watch football games with Dad again?”

这种交流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绘本内容的中心主旨,感受绘本内容主人公的感受,无论是情绪共鸣还是思想共鸣上都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提高了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通过情感体验来提升思维能力

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双驾同驱,在语言能力的提升中,也能够提高思维能力是当下英语教学的要求。而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还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出更高阶的思维能力。

1.提升逻辑能力以及想象力

绘本的图画可以表达情感、加上部分的文字可以使得读者理解绘本的中心内容,也是这种图像化的形式可以给读者更开阔的想象空间。上述绘本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关于Dan 和父亲交流时候的神态和动作,Dan对父亲是渴望、殷切的,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是悲伤的、孤独的。通过读图我们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来思考想象父亲以及Dan的内心活动以及他们之后的行为和故事发展。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学习方式,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批判性思维得到训练

教师通过设置批判性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绘本学习中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加强。

用“How do you feel after seeing the cover?”等问句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Dan与父亲的情感关系与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感觉到温暖,这是一张有“温度”的图片,这也促使学生思考Dan 和父亲这种亲子关系是否过于冷漠,是否对孩子成长不利。学生通过自身经验和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联想感受,可以加深对人物心理、人物情感等方面的认知。在回答批判性问题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批判性思维的全过程,解读了图片中心思想,分析了故事里角色的情感与心理活动,推测出了故事中亲子关系的问题所在,通过相互交流来解释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评价。最后,通过故事和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实现自我监控。

综上,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情感体验,学习知识、提升语言能力,还可以在逻辑、想象、思辨等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让学生换位思考代入情境与书中角色,能够让学生无论是在情感体验,还是在思维能力上都得到极大的熏陶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章玉芳.“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六年级.第2季[T].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2] 郭宝仙,章兼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J].课程·教材·教法,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