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汪涛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诸多异彩纷呈的信息化资源、工具、媒介、素材纷纷涌入人们视野,且以别样的方式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认知。这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一方面,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工具、方式获取知识、处理信息、拓宽视野,已成为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育人目标。另一方面,现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知识构架、教学内容上更加宽泛、丰富,其对于学生搜集、整合、加工、处理、应用信息技术技能、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时,应该彻底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制约,积极探寻创新、变革、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将新课改思想、新课程要求、新课标理念深度融入至学生视域,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任务驱动、微课辅助、创新探究中更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逐步提升信息技术技能,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自身认知、成长、发展的必要辅助,在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认知视域,丰富知识积淀,促进自我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与小学阶段的其他工具性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在育人定位、教学目标、开展途径、发展导向等方面所独具的特性与功能,使得其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加多元、丰富、宽泛。然而,传统思想观念制约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重点,严重忽视了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直接限制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此,教师应该立足现状并加强研究与分析,在全面探寻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上寻求突破,将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措施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领域,构建出符合小学学生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的全新教学模式,为促使学生更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逐步提升信息技术技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供助力。

一、加强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抽象思维、理解能力比较欠缺,以致其对于很多冗杂、抽象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难以全面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效率也难以保证。而微课的直观性、可视化、简洁性特质,使得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与更加重要的价值。因此,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等知识,教师可以就其制作成一些辅助性微课,组织学生在感知、体验、学习中理解不同知识的的内涵、明确一些基本操作规范,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例如,在开展《插入剪贴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在文档内插入剪贴画,待到学生完成操作后发现自己所插入的剪贴画在大小、位置、结构、美观性等方面都与文档内容不够匹配,对此,教师再即时在课堂引入辅助性微课引导,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快进、慢放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插入剪贴画时的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必须注意的要点等,使教学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将微课发布至网络交互平台,供学生课外自学,于无形之中拓宽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路径,使学习方式更加多元、丰富。

二、加强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

以目标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模式之一,其既转换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又提升了教学的效能,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

因此,教师在变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时,应加强对教学任务的设计与构建,并以具体学习任务为辅助,将不同教学内容隐含与任务之中,为确保教学目标达成奠定基础。而且,学生在借助不同学习任务开展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其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学习自信都会获得切实激发,更利于对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例如,在开展“文字处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辅助,设置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份电子小报。随后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方案、搜集各类信息、应用辅助工具,并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瓶颈等即时渗透有关文字处理知识点讲解、基本技能指导等,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获得认知潜能的开掘,实现基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对合作学习的应用,促进学生的认知迁移

为了切实调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促使其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提供辅助,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加强对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并带动学生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让不同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的学生获得认知迁移与发展实现。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驱动下,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会向着精细化、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率,又优化了教学指导的路径,为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变革给予了保证。例如,在开展《开场以前报剧目》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powerpoint制作以童话剧《花蝴蝶的沙漠绿洲》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在文稿制作中,由教师对学生科学、合理分组,然后由每个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承担具体的制作任务,在协作与互助中选择PPT模板设计幕布、选择剧目字体、结合教材内容与提示插入图片、剪贴画等。待到设计完成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分析与探究,对PPT予以优化、美化,在小组合作中掌握诸如PPT模板选用、PPT背景设计、图片插入、文字输入等基本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随着学生合作、互动、协作的深入,其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也会于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提升。

四、结论

总之,探析变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新手段、新途径,已成为促进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要选择。这使得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时,必须从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教学路径、优化教学措施入手,彻底摈弃传统思想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束缚制约,以全新站位、多元视角重新审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与作用。在课堂内切实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高效实践、提升技能、发展自我;在课堂外拓宽学生认识视域,倡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至生活实践,促使学生在更为多元、丰富、深入、高效的认知驱动下获得综合素养塑造,实现自我发展满足。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更好顺应于课改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赵伟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中华少年,2019(31):92+95.

[2]顾卫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分析[J].散文百家,2019(10):81.

[3]连秋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18):133.

[4]于胜蓝.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9(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