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线桥专项施工方案目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跨线桥专项施工方案目录

张智雄

44011119860215****

第一章 工程概述

第一节 工程概况

荔新公路跨线桥中心桩号为LKO+347.346。桥梁平面和横断面布置服从道路总体设计要求,跨线桥梁跨越二环路,全桥长310米,两侧引道挡墙总长306米,位于直线段上,桥梁跨径布置如下表所示。

桥面横向布置为:1.0m(花槽及防撞栏)+12.5m(车行道)+2.0m(中央分隔带)+12.5m(车行道)+1.0m(花槽及防撞栏)=29m。

一、现浇预应力箱梁概况

1.1、等高截面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桥梁第一联及第三联标准跨径均为30m(本桥梁共三联,第二联跨径30+40+30m,见本下标题),上部结构采用等高截面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3~4跨一联, 箱梁等高1.8m。桥面分左右两幅设置,每幅桥面宽度14.5m,采用单箱双室型断面,现浇箱梁悬臂长度为2.37m。

现浇箱梁箱梁顶板等厚25cm,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底板厚度为22~40cm。

箱梁外腹板采用斜腹板,斜率为2.5:1,腹板在箱梁两端位置由于预应力钢束锚固布置空间的要求板厚需加厚至60cm,腹板在箱梁施工缝位置由于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布置空间的要求板厚需加厚至750cm,其余部位腹板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腹板厚度为45~750cm。在支点处设置横梁,中横梁宽度为2m,端横梁宽度为1.5m。

箱梁整体设置单向2%的坡度以实现桥面横坡。

桥梁第二联上部结构采用变高截面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30+40+30m, 梁高:跨中1.8m,根部2.2m,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桥面分左右两幅设置,每幅桥面宽度14.5m,采用单箱双室型断面,现浇箱梁悬臂长度为2.37m。

现浇箱梁箱梁顶板等厚25cm,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底板厚度为22~55cm。

箱梁外腹板采用斜腹板,斜率为2.5:1,腹板在箱梁两端及施工缝位置由于预应力钢束锚固及连接器布置空间的要求板厚需加厚至60cm,其余部位腹板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腹板厚度为45~60cm。在支点处设置横梁,中横梁宽度为2.2m,端横梁宽度为1.5m。

箱梁整体设置单向2%的坡度以实现桥面横坡。

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支模—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张拉—拆模、支架

三、施工方法

3.1、满堂支架设计

3.1.1 支架搭设方案

本支架采用“扣件式”式满堂脚手架,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纵桥向铺设好50X200的脚手板作垫木,拉线控制地托旋扣在同一水面,即可安装杆件。立杆间距双向均为600mm,横杆步距1200mm,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架纵、横向在每隔6跨设一道剪刀撑(详见满堂支架设计图2)。架顶设可调顶托,为保整安全和方便拆除模板用的,顶托可调范围为200mm左右。

脚手管安装好后,在满堂脚手架可调顶托上顺桥梁铺设100X150mm木枋,间距600mm,箱梁底板下方100X100木枋横向布置,间距350mm。

3.4、混凝土施工

3.4.1浇筑方案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泵入模,箱梁箱体薄、钢筋密,为确保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是:粗骨料小: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2cm。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6+2cm。在箱梁施工前,要反复认真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选出性能好、材料省、易操作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措施。

2、混凝土浇筑最大一次量为780m3,按每小时浇筑30~40m3计,需24小时左右,选择两混凝土搅拌站,设3个班组,3台混凝土输送泵车(其中1台备用)。

3、混凝土浇筑顺序:纵向中跨从施工缝端及跨中开始向墩台浇筑,边跨从跨中开始向墩台和施工缝端浇筑,横向均由外侧悬臂板向梁中线浇筑。

4、底板混凝土入模主要从腹板下料,混凝土水平分层布料,浇筑腹板混凝土前,第一层混凝土先浇筑至底板以上20cm左右,振捣密后静止一段时间,以防腹板混凝土翻入底板。为防止芯模上浮移位,斜腹板混凝土下料厚度控制在20~30cm一层,适当放慢浇筑速度。

3.4.2 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模等注意事项

1、对钢筋、预埋件、波纹管、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及模板进行检查并验收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楚模板中的杂物,用人工及吹风机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清理杂物,在底模上预设30cm×30cm清扫孔,杂物清理干净后砼浇筑前从内侧封堵。同时对泵车、拌合站、罐车、发电机和振捣棒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2、在浇筑时,注意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塌落度。

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内模全面检查,确保内模板的稳固,防止变形和上浮。

4、箱梁侧腹板以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为主,局部不易振实处以插入式振捣器辅助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要均匀,根据试验确定布置间距。

5、混凝土要连续浇筑,砼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顶板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6、底板混凝土浇筑,横向由斜腹板布料。浇筑中安排人员从顶部人孔进入箱室,振捣密实。在斜腹板和中隔板浇筑时,控制好浇筑速度,防止翻浆。

7、斜腹板浇筑,提前在腹板模板上避开波纹管等埋件的位置留设振捣孔,振捣完成

并筑至该位置时封闭。

8、浇筑混凝土时,距离模板、波纹管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模板、波纹管等的松动、变形、破裂和移位。并设专人对所有波纹管用高压水进行冲洗。

9、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有振动。

10、混凝土浇筑完成,表面收浆干燥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11、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根据同条件试块的试验结果,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后拆除模板。拆模时防止损伤混凝土。

1 2、底板、斜腹板混凝土浇筑、振捣,箱室内设36伏安全电压行灯。

3.5.1 工艺流程

1、清孔→穿束→张拉并锚固→孔道压浆→养护→封端→养护

2、预应力工程主要分孔道成型、下料编束、穿束、张拉和压浆五个步骤。

3.5.2 下料编束

首先检查钢绞线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绞线表面无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或油迹。钢绞线:采用标准的高强度低松弛应力钢绞线,其力学性能为:

fpy=1860MPa,Ep=1.95×105 Mpa。

钢绞线下料长度经计算确定,L=(两锚头间的设计长度)+2(锚具厚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预留长度)。钢绞线切割用砂轮机切割后编成束,编束时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1.5m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离开地面以保持干燥,并遮盖防止雨淋。

3.5.3 穿束

箱梁钢绞线采用钢套牵引法,穿束时钢绞线头缠胶带,防止钢绞线头被挂住。 穿束前,应检查钢束的规格、总长是否符合要求。穿束时,钢束应按顺序编号,并套上穿束器。先把引线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一端穿出,然后逐渐将钢束拉出到另一端。

3.5.4 孔道压浆

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应及时灌浆。压浆前为使孔道压浆流畅,并使浆液与孔壁结合良好,压浆前用高压水冲冼孔道,然后用无油脂压缩空气吹干。采用真空灌浆工艺及时灌浆,压浆时采用边拌和边压浆的方式连续进行,直至出口冒出新鲜水泥浆,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液相同时即可停止。压浆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封锚混凝土施工。

3.5.5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要求

1、在安排预应力系统任一部件用于本工程提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采用系统的全部细节(包括基本材料和部件的供应者),未经监理工程师预先许可的系统或部件均不得用于本工程中。

2、工程施工中严把材料关,严格按规范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复试检验,未经检验合格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严禁使用于本工程。

3、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

(1) 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 预应力钢丝束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拧麻花现象。

(3) 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器具应经检查校正。

(4) 锚具应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