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政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十四五”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政策建议

王琳 1 李冰 2 黄舒扬 3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十四五”期是我国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期,交通运输作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将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本文通过对“十四五”期交通运输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研判,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绿色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制定“十四五”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十四五”;交通运输;机遇与挑战;政策建议

1前言

“十四五”期,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交通运输发展要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把机遇研判准,把挑战分析透,以需求、问题为导向,实现高质量发展。

2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经历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持续发挥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先行官”作用,有利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2.1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我国基本形成“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从2000年的189.3万公里增长到2020年的547.2万公里,增长了2.8倍,网络密度和等级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铁路营业总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8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1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万公里;通航航道总里程12.7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6万公里;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41个,境内年旅客吞吐量达到千万人次的机场27个。

2.2运输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全社会客运量从2000年的148亿人增长到2018年的179.4亿人,客运周转量从12261亿人公里增长到34218亿人公里,分别增长了0.2倍、1.8倍;货运量从136亿吨增长到515.3亿吨,货物周转量从4.4万亿吨公里增长到20.5万亿吨公里,分别增长了2.8倍、3.6倍。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居世界第一,货运周转量居世界第二,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2.3重大工程建设世界瞩目

2006年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通车,2010年世界上运输量最大、效率最高的重载铁路—大秦铁路4亿吨扩能改造完成,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开通运行,2011年世界首座双跨连拱跨度最大的铁路桥—大圣关公铁大桥建成;2016年世界最高大桥—北盘江大桥建成,2017年全球最大单体自动化智能码头与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港口—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建成;2018年世界首座里程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

3我国交通运输面临的国内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交通运输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棉铃更多风险和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战略,发展阶段性特征带来的新问题、新期待,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契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对“十四五”期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1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将不断扩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经济是交通运输需求发展的基础,随着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扩大。

3.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运输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我国经济结构正逐步由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交通运输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大宗货类中煤炭、钢铁、金属矿石等运量增速将放缓,更多小型化、多批次、时效性强的高附加值的货物运量将不断增加。同时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应用,也对运输需求总量、品质、地区分布等产生重大影响,交通运输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与之适应。

3.3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区际运输需求将不断增长

“十四五”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跨区域产业和梯度转移将进一步推进,产业关联度更强,运输联系更紧密,区际运输需求将保持旺盛增长态势。

3.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交通运输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在对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服务时限、服务模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呈现“井喷式”发展,催生了大量快递物流新的业态模式,新的市场需求对交通运输提出新的要求。

4“十四五”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从高投入、高速度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加快建设国家级城市群间综合运输通道和进疆入藏、沿边沿江沿海、过江跨海通道建设,不断完善互联互通、衔接高效和广泛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提高综合交通的组合效率、通行效率、转换效率。积极推广以人为中心、以多方式融合、多主体协同、全链条出行、一体化服务的“出行即服务”理念,不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样化、多层次、一体化的运输服务。

4.2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选择行业发展过程中制约性强、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绿色交通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的能源结构、装备结构和方式结构,充分发挥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的巨大节能减排潜力,率先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紧抓科技革命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交通领域深度应用,推动体制机制、服务模式和管理全面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

4.3优化法规制度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以行业需求为切入点,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进程,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和规范体系,提高法规制度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深化中央和地方层面综合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改革,继续推进铁路、公路、航道、空域等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交通协调机制,以现代化治理能力助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结语: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对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交通运输发展也进入到交通强国建设的新时代。基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研判“十四五”期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切实把握判断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刻变化,提出政策建议,对科学规划我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德荣,高月娥."十四五"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政策建议[J].交通标准化,2019,005(006):1-11.

[2]庄童.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J].经济视野,2019(4):103-103.

[3]曹霞.探析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2):106-107.

[4]孙丹,黄颖,马尚萱.关于编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20(5):10-12.

作者简介:姓名:王琳(1990.01--);性别:女,民族:满,籍贯:辽宁鞍山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