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王超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我国国情特殊,农业和农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薄弱部分。基于此,我国十九大报告就指出了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改革策略,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国乡村建设发展中需要充分重视,要根据其具体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以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以及有效治理等为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前言

广大人民群众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十分重视的,因此在城乡规划的推进中,要实现美丽乡村的理念贯彻实施到位,就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制定具体执行政策,突出美丽乡村的特点及差异化。同时在城乡规划中,各管理部门需要相互协调与配合,制定可操作和可执行的措施和政策,才能推动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经济发展的城乡规划体系。因此,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研究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美丽乡村概念

对我国城乡规划以及村庄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保证了乡村建设需求布局的合理性;第二,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提高乡村的治安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因而,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将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作为建设宗旨贯彻始终。

2美丽乡村概念在城乡规划中的价值体现

2.1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城乡规划,将乡村的经济建设作为规划的重点,改善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悬殊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就是各项资源不足,单一的经济生产结构阻碍了乡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过合理的布局之后,将乡村发展的各项经济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精神文化方面,加大公共服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大力整改,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民众生活之中,最大程度发挥城乡规划的作用,促进乡村经济、自然以及民众生活质量的和谐统一。

2.2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合理利用村庄资源

美丽乡村概念一大亮点就是和谐发展。依据这个独有的理念,城乡规划设计中,要重视乡村发展的潜在动力,合理利用村庄资源,在整合村庄资源的过程中让村庄有产业支撑并且让产品更加有价值。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以民众的利益为中心,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岗位,带动民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改善农村就业率低的情况。通过各种富有成效的美丽乡村措施,降低因只有村庄规划而没有具体的政策和实施的压力,以此来解决乡村发展理念落后、经济空间发展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乡村文化传承成效缓慢的等问题,切实保障民众的权益。

2.3发挥民众主导作用,共建美丽和谐乡村

统筹城乡共同发展,是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关注民众的切身利益,则是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充分发挥民众的主导作用,是城乡规划统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其中最具关键性的一个环节。通过调动民众的参与的热情,在民众的支持和推动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要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立足于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3城乡统筹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的措施

3.1通过规划保护传统建筑和生态环境

目前在我国的乡村中,多地仍然保留着很多具有历史参考意义的古建筑和文物,这些建筑承载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吸取早些年城市建设未对高价值建筑文物进行保护的历史教训,因此,在乡村建设中更要重视这些文物的保护。此外,乡村历史建筑除了历史价值以外,还有着可观赏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提示了该地区建设工作者可利用这些历史建筑的独特性,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乡村规划建设应该与历史建筑的传承保护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乡村除了历史建筑的传承保护以外,还有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也代表着整个国家生态环境的进展。城市生态环境的优秀经验可以复制到乡村,引导农村居民爱护环境,如定点设置垃圾投放处,合理处理生活污水等,营造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综上,规划保护传统建筑和生态环境是第一要务。

3.2通过规划改善乡村基础设施

乡村规划建设相较于城市起步晚,基础设施落后,依靠城市成熟的社区管理经验不难得知,要健全乡村基础设施,打造乡村社区体系是乡村规划的重要环节。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首先需要合理的规划区域,提供村民生活娱乐的场所,其次要投入基础健身设备,增强村民的体魄,最后还要注意书籍及影像的投入,加强村民思想建设。因此加大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是拉近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3.3通过规划发展村镇特色产业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经济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农村经济多数依靠农村产业和农产品。乡村工作者要重视当地的产业,了解该地产业的优势与特色。例如通过集体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农产品良好口碑,自然吸引采购商,提高农民收入。除了农产品以外,依靠农产品可拓展的产业链也可提高村民收入。如农产品小型加工厂,或引入外商打造联合企业,既增加了工作岗位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村镇产业是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关键。

3.4通过重视村民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

城乡统筹背景下,部分乡村工作者可能是外地人,对乡村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工作不能完全由管理人员单方面制定。乡村规划政策的实施执行需要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支持,否则各项规划将难以得以执行。所以,工作人员要承认村民的主导地位,乡村规划初衷是为了服务乡村,带领村民获得经济效益和幸福感提升。接收他们的合理建议,既满足了村民的需求,也保证了规划措施落实的确定性。因此重视村民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乡村规划的充分必要条件。

3.5通过规划推动农村风貌与现代理念相融合

美丽乡村规划不能一味的照抄城市模式,不是光有大广场,大牌坊就是美丽乡村了。美丽乡村规划不能脱离乡村的实际情况,不能忽视乡村的自然地貌形势。乡村规划中,推动农村风貌与现代理念相融合是重要途径。在乡村规划中,要具有现代化设计理念,包含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景观、建筑风格等规划都要兼并现代社会先进理念和传统文化保护的理念。既保证乡村原汁原味的风貌展示,又保证了村民生活水平向现代化水平不断迈进。

结束语

综上,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要保证城乡协调发展,要牢牢把握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发展生产力为基本目的,以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原则为理念。为实现美丽乡村,保护和传承生态环境是首要任务,改善基础设施是补齐短板,规划发展村镇产业的目的,保证村民主体地位是灵魂,推动农村风貌与现代理念相融合是核心。

参考文献:

[1]赵君龙.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141-142.

[2]刘冲.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96-97.

[3]黄树新.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城乡规划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