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解读

王志伟 尹鲁波

临沭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7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为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并对林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林业生态建设能够带动林业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应调整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的关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关系

引言

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发展状况,加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发展要求与当前林业资源的缓慢增长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

1 我国林业资源的基本状况

总的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61.52%,排世界第139位;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45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0.6公顷的2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64.63立方米的14.58%。在我国现有森林中,中幼龄林比重较大,面积、蓄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总蓄积的67.85%和38.94%。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西南地区多,其他地区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六省区的森林面积、蓄积分别占全国的51.4%和70%,而华北、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少,尤其是新疆、青海两省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其中新疆只有2.94%。全国乔木林生态功能指数0.54,生态功能好的仅占11.31%,生态脆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距之一。

2我国的生态状况与林产业发展状况

2.1我国的生态状况依然脆弱,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生态建设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几大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积极进行生态建设,但并不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持续恶化的问题。首先是土地沙化。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南方沿江、沿河、沿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多年来,我国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植树造林,防沙止漠,延缓沙化扩展。但由于乱采滥挖、乱砍滥伐、滥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破坏,我国土地沙化仍呈不断扩展之势。其次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西部地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80%来自这一地区。第三旱涝灾害严重。客观分析生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原因一是森林资源底子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二是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消耗;三是林业投入长期不足,税费较重;四是林业改革滞后,体制、机制不顺。

2.2我国林产业发展迅速,但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附加值不高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和进出口大国,林业产业已经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产业不仅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木浆、林化产品、木本粮油、食用菌、花卉、桑蚕、药材、森林旅游服务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是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较弱,原料林基地建设缓慢,质量不高,效益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二是林业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2008年林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39.1%;三是林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薄弱,我国林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四是林业机械制造业水平总体落后,高端林产品的加工机械主要依赖进口;五是林产品低端化、落后产能庞大的问题长期存在,尤其是人造板质量参差不齐,总体质量不高。

3正确处理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是林业的特殊属性。正确认识突出生态建设与加快产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抓好林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是研究确定现阶段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石。

生态建设受到林业产业发展及社会供求关系的牵制,进展缓慢。而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影响到生态建设的同时,也受到生态建设的制约。如何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影响到整个林业建设的重要问题。

首先,解决生态问题是林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以生态建设为主不能有丝毫动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必须首先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大局。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发展出来的林业产业才有其意义与价值。否则只是饮鸠止渴,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其次,林业产业发展必须以科技开发为主导思想,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品牌效益。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还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够,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国家总体水平和农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条件能力建设落后;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第三,林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加强监管与引导的作用。要鼓励科技创新,注重培育品牌意识,增强林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要大力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加快我国林产品由低端化向高端化发展的速度。落后的产能与低端化的产品,再加上高速扩张的市场规模,是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要加强管理,引导资本进入林产品的高端化领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竞争力,以缓解林业生态建设所承受的压力,将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四,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是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林业。它要求在经营森林的全过程中,用生态系统的理论、方法来培育、管理、保护、开发利用森林。将生态系统观点贯穿于经营森林的全过程是发展生态林业的核心理念以,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 结束语

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婷.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5):148+151.

[2]张浩.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关系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10):160-161.

[3]樊彦新.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新西部,2020(12):64+89.

[4]董凤梅.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02):97+99.

[5]武洪威.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05):134+137.

[6]胡建硕.对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91.